搜索到1619篇“ 升白细胞作用“的相关文章
双黄颗粒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白细胞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双黄颗粒预防性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所致白细胞计数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分别于干扰素治疗开始同时服用双黄颗粒(15 g/次,3次/d)和利血生(20mg/次,3次/d),然后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2例(73.3%)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其中轻度14例、中度6例、重度2例;治疗组12例(37.5%)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其中轻度9例、中度2例、重度1例。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治疗组(χ2=10.980,P=0.011)。结论双黄颗粒预防性用药对于治疗干扰素所致白细胞计数减少较利血生效果好,同时所致骨髓抑制发生率更低,双黄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干扰素所致白细胞计数减少的有效药物。
吴秋霞徐振晔孙庆生
关键词:双黄升白颗粒抗病毒药白细胞计数
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化疗患者白细胞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化疗患者白细胞(WB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间化疗后肿瘤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化疗后采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WBC计数变化情况、感染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和WBC计数平均值分别为95.8%和5.39×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和3.6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和WBC<2.5×109/L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8%和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WBC<1.0×109/L的发生率为0,虽低于对照组患者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化疗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能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杨敏
关键词:胎盘多肽药物疗法白细胞
鸡血藤与阿胶白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比较鸡血藤有效部位与阿胶白细胞的功效。方法采用环磷酰胺(100 mg/kg)单次皮下注射的方法制备大鼠白细胞低下模型,在给予鸡血藤有效部位和阿胶后第7,9,11天,分别采集各组大鼠的血液,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鸡血藤有效部位高、中剂量组(12.15,4.05 g/kg)具有明显的白细胞作用,阿胶高、低剂量组(7.29,2.43 g/kg)亦有明显的白细胞作用,两药临床等效量的对应倍数的剂量组之间白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鸡血藤有效部位与阿胶均有明显的对抗化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降低的功效,且作用强度相当。
应军肖百全杨威曾祥腾郭健敏肖元
关键词:鸡血藤阿胶环磷酰胺升白细胞作用
银耳孢糖对白细胞减少小鼠的白细胞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银耳孢糖(TSP)对环磷酰胺(CTX)和X射线所致白细胞减少小鼠的白细胞作用。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TSP小、中和大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处理,其他5组腹腔注射CTX100mg.kg-1或X射线照射,造成白细胞减少模型。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阳性药物组尾静脉注射苦参素注射液200mg.kg-1,药物组分别尾静脉注射TSP25、50和100mg.kg-1,共15d;各组小鼠分别于第1次给予CTX或X射线照射前和给予CTX或X射线照射后3、6、9、12和15d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取右侧完整股骨检查骨髓有核细胞数。结果:给予CTX或X射线照射后,各组白细胞数和骨髓有核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TSP50、100mg.kg-1组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高(P<0.05或P<0.01)。结论:TSP对CTX或X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具有明显的白细胞作用
徐华丽于晓风曲绍春张锐王迎庆睢大员
关键词:银耳孢糖环磷酰胺X射线生物反应调节剂
地塞米松穴位注射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白细胞作用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穴位注射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皮下注射在放疗与化疗患者中白细胞作用。方法77例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双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rhG-CSF皮下注射,每隔5d复查血常规,了解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地塞米松组)毒副作用小,无合并症;对照组(rhG-CSF)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塞米松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和放疗引起的Ⅰ~Ⅲ级白细胞减少,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杨丽
关键词:地塞米松足三里白细胞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胃肠肿瘤化疗周期初白细胞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胃肠肿瘤化疗周期初白细胞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167名化疗周期前伴有白细胞下降的胃肠肿瘤患者,分为复方苦参治疗组92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白细胞治疗,二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有效率87.0%,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肿瘤化疗前伴有白细胞下降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获得较快的提白细胞能力,同时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力。
邓伟王小萍曾祥福吴祥庸刘海金王建忠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升白细胞
多糖白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多糖白细胞作用的研究概况。方法大量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分析和概括多糖对白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多糖能对抗环磷酰胺或辐射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其机制是多糖促进造血干/祖细胞DNA损伤修复、刺激造血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结论多糖具有白细胞作用,其研究已达分子水平。
李南春
关键词:多糖白细胞
参麦注射液白细胞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白细胞作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参麦注射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麦组)40例和对照组(惠尔血组)20例。治疗组在每一个化疗周期的前一周给予参麦注射液100mL加入到5%GS250mL中静滴,qd,连用15天;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根据血常规检验结果,当WBC≤3·0G/L时给予惠尔血75μg于皮下注射,待WBC≥10·0G/L时停药。结果:参麦组的白细胞作用为100%,且所有病例均按时完成化疗计划;惠尔血组效果100%,但呈波动性变化,且有12例患者伴有周身剧痛。结论:参麦注射液白细胞作用优于惠尔血,表现在作用持久、温和、安全、有效,临床无毒副作用
赵婕裴晓峰张爽赵小青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白细胞
念珠菌碱溶性多糖白细胞作用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念珠菌碱溶性多糖(CAAP)对白细胞生成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成熟的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A、阳性对照组B、CAAP组.空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处理,其它4组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100mg/(kg·d)体重,连续3d,造成白细胞减少模型.实验第4天起,阴性对照组小鼠以1mg/(kg·d)静脉注射0.9%NaCl注射液6d,阳性对照组A小鼠以30μg/(kg·d)静脉注射G-CSF6d,阳性对照组B小鼠以1mg(kg·d)静脉注射色念珠菌多糖(CAP)6d,CAAP组小鼠以2mg/(kg·d)静脉注射CAAP6d.所有动物均于实验前及给予CTX结束后的第1、3、5、7天尾静脉取血计外周血白细胞数.结果CAAP在促进白细胞生成方面的作用优于CAP、G-CSF.从而可以推测出CAP中的有效成分可能是CAAP,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春艳崔进聂志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生物反应调节剂
色念珠菌细胞壁β-葡聚糖(β-glucan)白细胞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色念珠菌作为医学上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有关其细胞壁多糖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报道甚少。本实验通过培养色念珠菌,提取细胞壁主要多糖成分—β-葡聚糖,来研究三种性质的β-葡聚糖,即色念珠菌碱溶性β-葡聚糖/(Candida...
宁莉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Β-葡聚糖白细胞免疫调节剂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曲绍春
作品数:215被引量:1,559H指数:2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自由基 血液流变学 心室重构 刺五加叶皂苷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崔进
作品数:17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
研究主题:白色念珠菌 Β-GLUCAN Β-葡聚糖 念珠菌 白细胞
李岩
作品数:15被引量:230H指数:6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白细胞 粗多糖 环磷酰胺 免疫功能 药理学
孙文娟
作品数:11被引量:267H指数:7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药理学 白细胞 粗多糖 环磷酰胺 药理研究
宁莉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药学院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药效学研究 白色念珠菌 Β-葡聚糖 免疫调节剂 升白细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