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6篇“ 十二指肠内瘘“的相关文章
- 胆囊结石致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一例
- 2023年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是由于胆囊反复炎症导致胆囊壁与十二指肠部分粘连,进一步坏死、穿孔,继而形成病理性窦道,临床上较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多在手术中发现。如不及时处理,易引起胆石性肠梗阻[1]、消化道出血[2]、胆系逆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通过分析2023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诊疗经过,归纳总结术前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与帮助。
- 黑发贤郭卫东谈震张浩文李潇箫马凯
- 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手术治疗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13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患者(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胆囊结石13例作为对照,记录并比较2组多普勒彩色超声、上腹CT等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检测肝功能和血常规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分析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水平变化;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两组术后7 d、3个月的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有既往胆囊炎史患者较多(P<0.05),出现胆囊厚度较厚、结石直径较大症状人数占比均较多(P<0.05),且观察组所需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较对照组均较长(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3 d血浆WBC、ALT、TBIL、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患者较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血浆炎症因子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上升明显,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浆WBC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胆囊结石患者应尽早治疗,预防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的发生。
- 高雷
- 关键词: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石性肠梗阻
- 巨块型肝细胞癌转化治疗后形成肿瘤-十二指肠内瘘1例
- 2022年
- 患者男性,55岁,因"发现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4个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4周",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21年6月29日收入我科。患者5个月前出现腹痛、腹胀,并逐渐加重,2021年2月28日于当地医院行上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肝内肿块,考虑为肝癌;2021年3月1日在该院行上腹部MRI检查,提示肝内肿块,肝癌。曾被收入我院介入科,结合患者情况,如行右半肝切除,切除后余肝体积不足,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大,符合TACE联合仑伐替尼的治疗指征,遂分别于2021年3月11日、2021年4月22日、2021年5月31日于我院介入科接受TACE治疗,期间联合口服仑伐替尼。患者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未正规治疗。无长期吸烟、饮酒史。
- 徐林伟吴嘉韩方张宇华
- 关键词:原发性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指征十二指肠内瘘介入科
- 高海拔地区老年男性胆囊结石穿孔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分析高海拔地区1例老年男性胆囊结石穿孔十二指肠瘘患者的诊疗经过,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因和诊断及预防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该患者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多发结石数年,现急性发作后致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后形成肠瘘导致胆石性肠梗阻,内科治疗无效后,成功开腹手术取出结石。
- 马美李国峰卢岩松潘洪帅马丽莉马继登朱爱琴
-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胆囊结石肠穿孔肠梗阻
- 坏疽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例被引量:1
- 2021年
- 患者男,63岁。反复呕吐、腹胀1+月。胃镜:十二指肠球部狭窄畸形,合并憩室形成;十二指肠球炎。生化:白蛋白39.1 g/L,钾3.33 mmol/L,补体Clq 139.78 mg/L;血常规:RBC3.30×10E12/L,Hb:111g/L。超声检查:胆囊窝区未见正常胆囊结构及胆汁反射,可见大小约3.0 cm×3.4 cm的强回声伴声影,胆总管无明显扩张,提示胆囊结石充盈。
- 何淼肖如辉宋佳芮陈莉
- 关键词:坏疽性胆囊炎胆肠内瘘磁共振成像
- 感染性胰腺坏死合并十二指肠内瘘的内镜治疗一例
- 2021年
- 感染性胰腺坏死合并胃肠道瘘是继发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合并十二指肠内瘘的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患者,笔者利用胃腔穿刺点和十二指肠内瘘口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病灶内冲洗和“体位引流”,有助于减少内镜清创次数、缩短住院时间,获得了成功。
- 杨健张俊文
- 关键词:感染性胰腺坏死十二指肠内瘘超声内镜体位引流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CT诊断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MSCT对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资料,7例均行MSCT检查,使用ADW 4.5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行MPR,分析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7例MSCT直接征象:4例瘘口位于十二指肠球部,3例位于降部;瘘口内径3~19 mm,平均8 mm.间接征象:胆囊形态萎陷、壁增厚(胆囊壁厚5~10 mm,平均8 mm);胆囊十二指肠局部黏合,轮廓模糊;均有胆道系统积气;胆囊结石异位致机械性肠梗阻(5例梗阻位于十二指肠,2例梗阻位于空肠上段).结论:MSCT不仅可清晰分辨胆囊与十二指肠间瘘口,还可观察胆囊形态、胆肠粘连、胆系积气、胆石性肠梗阻,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何杰凌俊杨阳王立兴朱吉高
- 关键词:胆囊肠瘘肠梗阻X线计算机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9例临床诊疗体会
- 2019年
- 目的总结胆囊十二指肠内瘘9例的临床诊疗体会,以提高对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8年9月的4 11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9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术前诊断2例,术中诊断7例;行LC、瘘口缝合修补4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瘘口缝合修补3例,腔镜下和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瘘口修补、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各1例。全部病例随访1个月至5年。2例术后1个月内发生切口感染,均为中转开腹病例,1例发生肝下包裹性积液,无梗阻性黄疸,肠梗阻等。结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因此临床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谨慎手术操作和妥善处理瘘管是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
- 徐红军陈灿林王宪成郝小军郭本丰
- 关键词: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合并十二指肠内瘘的肠结核一例
- 2019年
-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困难.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合并十二指肠内瘘、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肠结核病例,旨在强调临床需重视肠结核的鉴别诊断.
- 许婷黄玉红孙明军
- 关键词:内瘘肠结核病例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16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手术治疗1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8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8例患者于术中明确诊断;术前诊断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7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5例。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7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3例,行胃窦部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2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十二指肠造瘘+空肠造瘘术4例。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术后9d开始进食流质。术后肺部感染4例,十二指肠漏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CT及B超等辅助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对于胆囊严重炎症粘连者,特别是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者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 Ⅱ式)+空肠Braun吻合术效果良好,对于胆囊炎症较轻者,可考虑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造瘘术,十二指肠球部结石梗阻患者可经胃窦切开取石。
- 毛岳峰罗衡桂王力
-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瘘肠瘘十二指肠梗阻
相关作者
- 李铸

- 作品数:19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手术 胆管肿瘤 胰岛素瘤 超声检查
- 徐力善

- 作品数:40被引量:173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 肝癌 肝肿瘤
- 欧俭生

-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胆管结石 胆管 取石术 十二指肠球
- 蔡磊

- 作品数:76被引量:49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MR
- 赵会庚

- 作品数:10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胃旁路术 胰腺 5-FU PEG 反义寡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