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篇“ 加速度耐力“的相关文章
- 高压氧预处理对加速度耐力不良飞行员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背景研究表明高压氧预处理(hyperbaric oxygen preconditioning,HBOP)能提高飞行员加速度耐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有关,但相关研究甚少。目的探讨HBOP对加速度耐力不良飞行员下体负压(lower body negative pressure,LBNP)耐力的影响,并检测心脏量子谱(cardiac quantum spectrum,CQS;反映心肌功能)和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等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探索HBOP改善加速度耐力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2-7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鉴定为加速度耐力不良的飞行员为受试者,采用3次、多人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舱暴露方案。吸氧共计95 min,每日1次(固定在14:30-16:05舱内吸氧),连续3 d。采用受试者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分别于HBOP前后测量其LBNP耐力、CQS和RHI。结果共20例飞行员被确定为加速度耐力不良。HBOP前受试者累积应激指数(cumulative stress index,CSI)为(-894.00±232.88)min·mmHg,HBOP后为(-1310.50±349.23)min·mmHg(t=6.546,P<0.001),提示LBNP耐力显著提高。HBOP前CQS指数为5.05±1.35,HBOP后为4.30±1.26,心肌功能指标显著改善(t=2.680,P=0.015)。HBOP前RHI值为1.46±0.43,HBOP后为1.78±0.54,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显著改善(t=-2.524,P=0.021)。结论HBOP能够提高加速度耐力不良飞行员的心肌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改善其LBNP耐力。
- 孙男男黄杰徐庆朱姿英晏沐阳刘红巾
- 关键词:高压氧加速度耐力飞行员下体负压心肌功能血管内皮功能
- 高压氧预处理对提高加速度耐力不良飞行员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目的:由于现代战机的快速换代,飞行员所经历的飞行方式、作战样式的也在持续发生着变化,由正加速度(positive acceleration,+Gz)导致的意识丧失是威胁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G-LOC(G-induced ...
- 马梦雨
- 关键词:加速度高压氧预处理心率乳酸
- 高压氧预处理对加速度耐力不良飞行员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
- 2022年
- 针对飞行员存在加速度耐力不良的问题,探讨高压氧预处理(HBOP)对提高加速度耐力不良飞行员下体负压耐力的影响。30名加速度耐力不良飞行员作为受试者,进行多人高压氧舱3次吸氧暴露,分别于HBOP前、后测量其下体负压耐力、离心机加速度耐力、血压、心率、乳酸、氢离子浓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指标。与HBOP前相比,HBOP后累积应激指数增加(P<0.05),即下体负压耐力提高;对受试者进行离心机复查,4.0 G/10 s通过率达到93.3%;HBOP后舒张压升高、心率减慢,乳酸、氢离子浓度、二氧化碳分压较HBOP前降低,氧分压较HBOP前升高,且变化均具有显著性(P<0.05)。HBOP能够提高加速度耐力不良飞行员的下体负压耐力和离心机加速度耐力。
- 马梦雨刘红巾
- 关键词:加速度飞行员高压氧下体负压
- 离心机模拟复杂空战动作多轴向加速度耐力训练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建立贴近实战化训练模式的模拟复杂空战机动(ACM)离心机训练方法。方法调研提炼飞行训练中典型的载荷参数,编制模拟复杂ACM离心机加速度曲线,7G曲线为+4.5 Gz 10 s→+2 Gz 5 s→+7 Gz 10 s→+3 Gz 5 s→-1 Gz 5 s→+4 Gz 5 s→+3 Gz 10 s→-2 Gy/+5 Gz 5 s,8 G曲线为+4.5 Gz 10 s→+2 Gz 5 s→+8 Gz 10 s→+3 Gz 5 s→-0.5 Gz 5 s→+4.5 Gz 5 s→+3 Gz 10 s→-2 Gy/+6 Gz 5 s,9 G曲线为+4.5 Gz 10 s→+2 Gz 5 s→+9 Gz 10 s→+3 Gz 5 s→0 Gz 5 s→+5 Gz 5 s→+3 Gz 10 s→-2 Gy/+7 Gz5 s。受试者为12名健康男性,结合HP动作呼吸方式进行了持续12周的针对腿部、腹部、腰部和颈部肌肉的力量训练。12名受试者采用7 G曲线,在力量训练前和力量训练后进行了离心机训练;力量训练后,10名受试者采用8 G曲线、9名受试者采用9 G曲线,进行了离心机训练,记录分析复杂加速度耐力、疲劳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力量训练前10名受试者完成了7 G曲线,力量训练后12名均完成了7 G曲线,且疲劳评分显著低于体能训练前(P<0.01);9名受试者完成了8 G曲线;7名受试者完成了9 G曲线;训练时的呼吸疲劳评分9 G与8 G曲线分别显著高于8 G与7 G曲线(P<0.05),腿部疲劳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建立了离心机模拟复杂ACM训练方法,ACM曲线包含有侧向加速度及推拉动作,兼顾最高载荷并高低搭配,有利于提高飞行员进行长时间复杂空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李宝辉耿喜臣杨明浩王海霞杨景惠王红卫晓阳金朝张立辉蒋科李毅峰王轶张小雪徐艳
- 关键词:加速度抗荷动作离心机训练
- 改装体检直升机和歼击机飞行员加速度耐力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比较改装体检直升机和歼击机飞行员的加速度耐力,为直升机飞行员临床航卫保障提供依据。方法以直升机飞行员和歼击机飞行员为受试者,采用飞行员推拉效应模拟舱,分别观察受试者在增压试验前后、或正-负压转换试验前后的血压、心率。测试全程观察受试者有无不适,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耳脉搏。结果+80 mmHg压力,可引起飞行员收缩压上升(P<0.01)、舒张压增高(P<0.05);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飞行员在模拟推拉效应时心率增快(P<0.01)、收缩压下降(P<0.05)及舒张压降低(P<0.01)。结论下体正压可模拟飞行员推杆时的反应,正-负压转换可模拟推拉效应,直升机和歼击机飞行员均对+80 mmHg转换成-50 mmHg持续7 min后所致的加速度耐力良好。
- 王广云翟丽红于东睿徐先荣
- 关键词:航空医学飞行员加速度耐力直升机歼击机
- 载人离心机慢增长率模式加速度耐力检查方法的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研究载人离心机慢增长率(gradual-onset rate,GOR)模式的加速度耐力检查方法,探讨该方法在飞行员载人离心机选拔及训练中的应用. 方法 25 名飞行员在载人离心机上进行 GOR模式加速度耐力检查及+8.0 Gz 持续 10 s高过载训练.根据训练成绩分为优秀组、良好组、一般组,讨论分析飞行员的 GOR 耐力及 HP 动作抗荷效果. 结果 飞行员自身的 GOR 紧张(GOR2)G耐力显著大于GOR松驰(GOR1)G耐力(t=14.420,P=0.000).各组飞行员的GOR1 耐力及 HP动作抗荷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93、0.176,P>0.05),GOR2 耐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99,P=0.029).训练成绩优秀组的 GOR2 耐力显著大于良好组及一般组(P<0.05),但良好组与一般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OR模式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查抗荷动作效果及不使用抗荷装备时的基础 G 耐力.建议研究建立适用于我国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载人离心机抗荷耐力选拔、训练的 GOR模式加速度耐力检查方法和标准.
- 李宝辉卫晓阳王海霞徐艳林榕耿喜臣张立辉王红王全贺斌吴三元李毅峰王轶金朝
- 关键词:加速度离心机抗荷训练
- 高压氧预处理对提高飞行员加速度耐力的应用研究
- 目的:当今战斗机机动性能逐渐提高,加速度负荷不断升高。由正加速度(positive acceleration,+Gz)导致的意识丧失发生率显著增加,这是威胁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近几年,空军加大实弹训练演练力度和频度,对空...
- 刘叶
- 关键词:飞行员高压氧预处理加速度耐力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飞行员加速度耐力的相关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飞行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与飞行员加速度耐力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检测50例高+Gz耐力飞行员和32例低+Gz耐力飞行员的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高+Gz耐力飞行员组II基因型(58.00%)和I等位基因频率(0.76)显著高于低+Gz耐力飞行员组(分别为18.75%和0.47,P<0.01)。结论 ACE I基因有可能在飞行员的+Gz耐力中起重要作用。
- 蔡庆刘红巾邹志康陈涛马中立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飞行员
- 烟草烟雾对飞行员加速度耐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烟草的使用与全球日益蔓延的死亡和疾病流行高度相关。中国吸烟人口高达3.5亿,每年导致100万人死亡。飞行人员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生活不规律和长期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吸烟问题尤为突出。现代...
- 任志霞
- 关键词:飞行员加速度耐力心血管系统
- 文献传递
- 飞行员正向加速度耐力不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发育异常的关系探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飞行员正向加速度(+Gz)耐力不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根据114例歼击机飞行员在+Gz作用下的训练结果 ,将训练合格者设为耐力正常组,训练异常者设为耐力不良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比较两组飞行员的椎动脉发育异常情况。结果 +Gz耐力不良组椎动脉发育异常(包括椎动脉走行异常和发育不良)发生率高于+Gz耐力正常组(36.0%vs.10.9%,28.0%vs.6.3%,P均<0.05);双侧走行变异者+Gz耐力不良发生率(87.5%)高于单侧变异者(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走行变异的椎间段血管阻力指数(RI)增高,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降低(P均<0.05);而发育不良的椎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发育正常者,发育不良椎动脉RI增高,PSV和平均流速(Vm)降低(P均<0.05)。结论飞行员+Gz耐力不良者椎动脉变异发生率较高,椎动脉变异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与+Gz耐力不良的发生有关。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增加到招收飞行员的体检项目中,减少因+Gz耐力不良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 陈静孙莉杨金霞
- 关键词:椎动脉加速度
相关作者
- 耿喜臣

- 作品数:114被引量:391H指数:14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加速度 抗荷服 飞行员 抗荷动作 +GZ
- 颜桂定

- 作品数:95被引量:4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加速度 抗荷服 飞行员 抗荷动作 抗荷
- 郑军

- 作品数:248被引量:926H指数:16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飞行人员 飞行员 体格检查 航天医学 歼击机飞行员
- 徐艳

- 作品数:59被引量:2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加速度 抗荷动作 抗荷服 飞行员 抗荷
- 金朝

- 作品数:85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加速度 飞行员 抗荷服 抗荷动作 +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