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 篇“ 冷轧压下量 “的相关文章
准二次冷轧 中的一次冷轧 与准二次冷轧 压下量 分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二次冷轧 中的一次冷轧 与准二次冷轧 压下量 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带钢和模型参数、获取工艺参数、家里准二次冷轧 过程中的带钢强度模型、建立带钢成品强度指标与准二次冷轧 机组压下量 的关系、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分配域... 王涛 王天顺 吴磊初始组织及冷轧 压下量 对工业低牌号电工钢相变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2024年 有相变的低牌号电工钢连铸坯中普遍存在的{100}柱状晶显示了连铸过程中强烈的相变滞后及相变被抑制的特性。这时,热轧加热温度的变化会造成热轧组织与织构的多样性,并对后续冷轧 退火组织与织构产生影响。本工作在前期初步考察热轧工艺对工业低牌号电工钢相变织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连铸坯中柱状晶相变滞后现象,提出了亚稳态铁素体热轧保留{100}织构从而提高磁性能的思路,进一步考察了冷轧 前不同初始组织及冷轧 压下量 对相变织构的影响,并探索了织构遗传的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加热热轧的热轧板中存在较多{100}取向的形变晶粒,冷轧 及相变退火后显示了明显的{100}织构遗传规律,有效改善了磁性能。压下量 的提高削弱了{100}相变织构。分析认为,虽然工业低牌号电工钢中的Al、P元素阻碍了表面效应诱发的{100}相变织构,但低温热轧产生有利的初始{100}织构促进了最终遗传型相变织构。此外,高退火温度下得到的相变织构仍优于低退火温度下得到的再结晶织构。 杨平 马丹丹 顾晨 顾新福关键词:相变 柱状晶 织构 不同冷轧 压下量 下6Cr13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研究 超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钢在强度和硬度方面有较大优势,马氏体铬钢冷轧 板在重工业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大量 应用需求。本文以6Cr13马氏体不锈钢冷轧 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轧 压下量 对热处理过程中碳化物的含量 、尺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影... 樊玮荟关键词:马氏体不锈钢 冷轧压下量 碳化物 力学性能 冷轧 压下量 对汽车车身用高强不锈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节能降耗使高强度不锈钢成为汽车车身材料的首选。本文主要研究了冷轧 压下量 对车身用不锈钢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抗拉强度和硬度都随着冷轧 压下量 的提高而提高,在冷轧 压下量 为66.7%时达到最高,其抗拉强度为1860 MPa,维氏硬度为544.4 HV;其塑性随压下量 增大而降低,在冷轧 压下量 为75%时达最低值1.93%。材料经冷轧 后,晶粒有明显的伸长变形,随压下量 增大,断口形貌出现明显的解理特征,有脆性断裂趋势。EDS分析表明,随压下量 增加,第二相中Cr元素含量 先增加后减小,Ni、Mn含量 下降。 江良煊 何福善 郑开魁 向红亮关键词:冷轧压下量 力学性能 退火温度及冷轧 压下量 对低碳铝镇静钢退火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研究了退火温度及冷轧 压下量 对低碳铝镇静钢退火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700℃、压下量 70%时,γ织构明显增强;但压下 率进一步增加,γ纤维织构反而减弱,并出现了较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压下量 70%和75%时,有利于深冲性能的{111}<110>织构和{112}<110>织构较强,而对冲压性能不利的旋转立方织构{100}<011>和高斯织构{011}<100>较少。压下量 70%、退火温度700℃时,γ纤维织构大幅增强,冲压性能较好。 飞尚才 李志强 蒋小霞关键词:退火 织构 低碳铝镇静钢 冲压性能 CSP工艺 卷取温度、冷轧 压下量 对低碳铝镇静钢SPHC力学性能及成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研究了低碳铝镇静钢SPHC(/%:0.04C,0.03Si,0.14Mn,0.027Al)572~648℃卷取温度以及冷轧 压下量 65%~75%对该钢700℃退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轧 压下量 下,随着卷取温度的增加,强度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伸长率相对有所上升,n、r值基本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卷取温度下,随着冷轧 压下量 的不断增加,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伸长率先升后降,n、r值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热轧卷取温度620℃,冷轧 变形量 70%时,700℃退火3 mm SPHC钢板性能达到最佳,即抗拉强度286 MPa,屈服强度210 MPa,伸长率43%,n值0.27,r值1.52。 飞尚才 蒋小霞关键词:卷取温度 压下量 冷轧 压下量 对汽车轻量 化用高锰钢高温退火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经过冷轧 变形处理后合金基体中的马氏体发生相变,实验测试分析了冷轧 压下量 对汽车轻量 化用高锰钢高温退火组织的影响,同时测试了不同退火温度下α-M发生逆转变的组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锰钢试样基体内的组织基本都是由γ相晶粒构成,还生成部分α-M相;当压下量 增大至70%时,合金组织发生了显著细化,试样内形成了与轧制方向保持平行排布状态的组织,此时γ相和α-M相所占的比例保持基本稳定,α-M相的体积比达到了95%左右;经过10 min保温处理后,γ相的比例几乎达到100%。大部分冷轧 样品经过退火处理后都存在马氏体逆转变现象,α-M逆转变期间,当保温时间增加后,可以更快地发生逆转变,γ相比例也随之增大。 李伟 王凯关键词:高锰钢 冷轧 压下量 退火处理 冷轧 压下量 对时效6156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拉伸试验、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研究了180℃/1 h欠时效+50%~80%压下量 冷轧 +100℃/48h再时效的6156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拉伸测试表明,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分别为515~564 MPa、472~551 MPa和11.1%~5.7%,获得高强度和良好塑性。微观分析表明,合金强度源于形变强化和析出强化共同作用,并随压下量 增加而增大;合金塑性改善源于位错密度下降和析出强化增强;拉伸断口上沿晶与穿晶断裂并存,增大压下量 ,韧窝变浅、数量 增加。 李海 郑凯 王芝秀 王芝秀关键词:铝合金 形变热处理 力学性能 冷轧 压下量 对无取向硅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了冷轧 压下量 对一种含硅3%无取向硅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 压下量 的降低,无取向硅钢的晶粒变粗大,晶粒均匀度较差,织构明显改善,磁感应强度有所提高;冷轧 压下量 对无取向硅钢铁损的影响不大。 易群关键词:无取向硅钢 冷轧压下量 冷轧 压下量 对6Cr13Mo钢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拉伸试验、测试表面硬度、金相观察等方法研究6Cr13Mo钢的冷轧 力学性能,并初步分析冷轧 压下量 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6Cr13Mo钢在冷轧 前后均为球化退火组织,但碳化物的大小、取向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冷轧 压下量 对6Cr13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抗拉强度、表面硬度随压下量 的增加而升高,断后伸长率随压下量 的增加而降低;当压下量 超过50%时,表面硬度和断后伸长率的变化趋于平稳。 张理想 支怀峰 郑风美 邱俊龙关键词:马氏体不锈钢 冷轧压下量 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
相关作者
唐荻 作品数:580 被引量:2,454 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TRIP钢 力学性能 残余奥氏体 显微组织 Q&P钢 李秀景 作品数:32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薄板坯连铸连轧 转炉冶炼 罩式退火 超低碳 薄板坯连铸 李娜 作品数:5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超低碳 冷轧压下量 热点温度 软钢 冲压性能 李桂兰 作品数:8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超低碳 冷轧压下量 划线 金属板材 冷轧 常玉国 作品数:19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转炉 钢流 钢包下渣 浇注过程 连铸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