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5篇“ 内镜下注射“的相关文章
- 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护理
- 2024年
- 分析优质护理在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内镜下注射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内镜下注射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袁林林
- 关键词:内镜注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
-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目的:分析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
- 钱靖芸
- 关键词:内镜下注射硬化剂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处理接受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麻醉苏醒和镇痛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接受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麻醉苏醒和镇痛效果。方法2020年5月~2023年6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64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均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行地佐辛诱导麻醉。两组均接受内镜下聚桂醇注射硬化治疗。观察并记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估麻醉苏醒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0]评价镇痛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常规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在麻醉诱导后和进镜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显著高于或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461.3±14.1)mg,显著少于对照组【(482.9±15.8)mg,P<0.05】,苏醒时间为(5.1±1.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6.7±1.4)min,P<0.05】,两组躁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1 h和3 h时,观察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6 h时,观察组血清NPY、SP、DA和NE水平分别为(155.7±21.9)pg/mL、(2.6±0.6)g/mL、(71.6±11.2)mmol/L和(2.5±0.6)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89.3±22.8)pg/mL、(3.8±0.8)g/mL、(84.3±12.7)mmol/L和(3.9±0.5)pg/mL,P<0.05】;观察组血清SOD和T-AOC水平分别为(73.1±6.1)U/mL和(15.2±1.4)U/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2±5.7)U/mL和(12.0±1.1)U/mL,P<0.05】,而血清MDA水平为(3.7±0.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2±0.7)mmol/L,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在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并发EBV患者时,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前给予地佐辛诱导麻醉可能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值得验证。
- 李维新索爱军王秀峰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注射治疗麻醉地佐辛
- 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注射高剂量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Ⅱ~Ⅲ度内痔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注射高剂量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Ⅱ~Ⅲ度内痔的效果。方法招募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长安医院接受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Ⅱ~Ⅲ度内痔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9例。常规剂量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剂量为0.5~2.0 mL/注射位点,高剂量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剂量为>2.0~4.0 mL/注射位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血清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肛肠动力学指标[直肠最大耐受量(MTV)、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肛门控便功能评分、肛门感觉功能评分以及EuroQol五维调查问卷表(EQ-5D)评分。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治愈人数比例较常规剂量组更高(79.59%vs 59.18%)。高剂量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剂量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CRP、IL-6、MTV、MSP水平以及肛门控便功能评分、肛门感觉功能评分均呈下降趋势,RRP水平、EQ-5D评分呈上升趋势,且高剂量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高剂量组TNF-α、CRP、IL-6、MTV、MSP水平以及肛门控便功能评分、肛门感觉功能评分均低于常规剂量组,RRP水平和EQ-5D评分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vs 6.12%;χ^(2)=0.544,P=0.461)。治疗后随访6个月,高剂量组无复发病例,常规剂量组复发6例,高剂量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0.00%vs 12.24%;χ^(2)=6.391,P=0.011)。结论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注射高剂量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Ⅱ~Ⅲ度内痔可提高治愈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肛肠动力学恢复,改善肛门功能,
- 师杰李文忠周毅周清文
- 关键词:内痔聚桂醇内镜肛门功能
- 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电凝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电凝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在内镜引导下操作,给予电凝止血)与观察组(在内镜引导下操作,给予电凝止血和注射肾上腺素),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C反应蛋白(CRP)和IL-6]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更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更高,且观察组APTT、PT更短,FIB水平更高(均P<0.05)。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电凝治疗ANV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好,可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理想。
- 苏翔常虎
-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肾上腺素电凝止血
- 内镜下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金属钛夹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内镜下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金属钛夹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2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ANVUGIB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下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即时止血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术后72 h再出血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红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生长抑素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金属钛夹治疗ANVUGIB患者效果确切,可在不影响凝血功能的同时有效控制出血状况,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胃肠功能指标。
- 刘明剑
-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白眉蛇毒血凝酶金属钛夹
- 内镜下注射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宝鸡市中医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下喷洒和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观察组联合内镜下蛇毒血凝酶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红细胞压积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蛇毒血凝酶注射治疗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表现出优势,同时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 马建平马彩霞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蛇毒血凝酶血液流变学
- 内镜下注射聚桂醇与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内镜下注射医用组织胶治疗)和观察组(40例,采用内镜下注射聚桂醇联合医用组织胶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2h止血成功与治疗后3、6个月再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3周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清层黏连蛋白(LN)、白蛋白(ALB)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2h止血成功率与治疗后3个月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脾脏厚度、脾静脉血管内径及门静脉血管内径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PLT及血清AL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血清LN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取内镜下注射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的疗效更佳,能够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回肝血流,促进肝功能恢复,还能预防再出血的发生。
- 李燕应琴儿
-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聚桂醇门静脉
- 内镜下注射组织胶硬化剂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及效果观察
- 2024年
- 采用内镜下注射组织胶硬化剂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配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为在2022.06~2023.06期间内,在此期间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行内镜下注射组织胶硬化剂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分析研究的样本,采用人工随机的方法对样本患者进行护理配合,分别是每组各有44例样本患者,包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围术期护理配合的观察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问题、并发症及止血与再出血问题等。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6h的VA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术后24~72h,分析患者的VAS评分,可以发现效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各个时段的评分更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十分显著,p<0.05;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观察组中患者在发热、胸痛、注射部位溃疡等方面的发生率4.54%,而对照组为18.18%,相比之下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对比两患者的止血成功率,观察组较高,对比再出血率,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来说,临床采用内镜下注射组织胶硬化剂治疗过程中,配合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最为理想,对患者的并发症起到预防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痛感,控制其再次出血现象,值得推广。
- 程琼郑红英邹杨郑海燕尹媛
- 关键词: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护理配合
- 内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脑梗死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75例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脑梗死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丽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接收的脑梗死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内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应激指标及炎症指标,评价两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6.16±4.36)h、(385.35±41.28)mL、(5.35±1.28)d,均短于、少于对照组的(27.27±6.34)h、(447.07±32.07)mL、(7.07±2.07)d(t=12.50、10.22、6.12,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抗利尿激素(AD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288.33±19.53)mmol/L、(29.17±4.26)μg/L、(4.08±1.08)mU/L、(38.27±8.72)ng/L、(6.69±1.35)μg/L、(6.37±1.51)mg/L,均低于对照组的(327.22±22.01)mmol/L、(39.32±5.54)μg/L、(5.36±1.22)mU/L、(51.24±13.23)ng/L、(8.67±2.29)μg/L、(11.44±3.13)mg/L(t=11.44、12.57、6.80、7.08、6.45、12.63,均P<0.001)。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4.67%(71/75),优于对照组的82.67%(62/75)(χ^(2)=5.3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6/75),略低于对照组的14.67%(11/7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P>0.05)。结论应用内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脑梗死合并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可快速止血,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及应激指标,安全性高。
- 汤静雯杨芮沈慧芸王恩
- 关键词:脑梗死消化性溃疡出血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质
相关作者
- 薛迪强

- 作品数:54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下治疗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胆总管结石
- 杜宏伟

- 作品数:33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治疗 幽门螺杆菌 内镜下注射 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
- 刘庆森

- 作品数:141被引量:46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A型肉毒毒素 内镜 肉毒毒素 钬激光治疗 激光
- 刘运祥

- 作品数:126被引量:6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医院管理 人性化 医院人性化服务 呼气试验
- 黄留业

- 作品数:164被引量:5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内镜 固有肌层 间质瘤 内镜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