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篇“ 光棒引导“的相关文章
环泊酚抑制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2024年
环泊酚为新型静脉麻醉药物,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非手术室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ICU患者持续镇静等[1-4],且相较于丙泊酚,环泊酚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更小,注射痛发生率更低[5]。气管插管是围术期保证患者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的重要手段,但不同插管方式所致心血管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存在差异。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其插管成功率高且对气道刺激更小。本研究探索环泊酚抑制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the median effective dose,ED 50)和95%有效剂量(the 95%effective dose,ED 95),以期为环泊酚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邓欣雨陈觅蒋光明罗韵诗杨扬邹小华莫怀忠
关键词:半数有效剂量心血管应激反应光棒引导插管成功率反流误吸
光棒引导与普通喉镜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比较分析
2024年
分析老年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采取光棒引导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老年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的治疗资料,对照组利用普通喉镜治疗,研究组利用光棒引导喉镜治疗,比较两组气管插管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安全、麻醉安全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安全影响较大,对其采取光棒引导插管,其插管安全性较普通喉镜的安全性更高,值得关注。
刘健
关键词:光棒引导普通喉镜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单次推注用于光棒引导快速气管插管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单次推注用于光棒引导的快速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漳州市医院2022年9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2例拟行气管插管术治疗的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使用瑞芬太尼镇静镇痛,对照组41例患者使用单次注射方式,观察组41例患者则使用靶控输注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情况[插管时长、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前后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插管过程中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患者插管反应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时长更短,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的各项应激指标、生命体征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完成后,两组患者的应激指标、生命体征水平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插管完成后的E、NE、Cor、HR及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均出现反应,观察组患者插管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单次推注用于光棒引导的快速气管插管中均可使患者快速麻醉,但靶控输注可减轻患者插管过程中应激程度,平稳生命体征,并减少插管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次推注。
潘福秀林建
关键词:气管插管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光棒引导
瑞芬太尼用于女性患者光棒引导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有效剂量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复合1.25mg/kg丙泊酚和0.25mg/kg依托咪酯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时,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抑制女性患者光棒引导的无肌松气管插管反应是否有效,采用有偏硬币设计序贯法(biased-coin desi...
袁宇欣
关键词:瑞芬太尼光棒气管插管
硬性光棒引导对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硬性光棒引导对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在可视喉镜辅助下经口气管插管,观察组在硬性光棒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插管后即刻(T_(1))、插管后10 min(T_(2)),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T_(1)、T_(2),观察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_(1)、T_(2),观察组的麻醉深度指数(CS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性光棒引导用于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CSI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且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张艳玲刘波石奎
关键词:可视喉镜全身麻醉经口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
全身麻醉光棒引导下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探讨全身麻醉光棒引导之下对于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到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困难气管插管患者60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以不同麻醉操作方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基于盲探的方式进行气管插管,实验组采用光棒引导下的气管插管。分析对比一次插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状况。结果 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在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相对于常规组有明显数据优势,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最大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方面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插管成功率,有利于缩短插管的时间并维持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保障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黄朝朝雷晓颖陈雪莲叶森冯艾青
关键词:急诊科气管插管洗胃咪达唑仑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抢救头颈部多发伤1例
2023年
多发伤是指人体的多个器官或部位,在同一个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下导致两处及两处以上不同程度的损伤。多发伤在战创伤、高坠伤、交通事故等损伤中较为常见,而以头颈部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在急救过程中,紧急气道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1例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成功救治头颈部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李凤珍查旭东李腾飞王晟蕾王天宇梁才全彭浒廖建春刘环海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过程战创伤光棒引导严重多发伤患者头颈部
光棒引导与直接喉镜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
2023年
探讨直接喉镜与光导管导引气管内插管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间收治的62名妇产科住院病人,以随机数表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当中的患者是31例,观察组当中的患者31例。在对患者进行全麻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应用直接喉镜观察组的患者应用光波引导的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有效的比较。结果 T1、T2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插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2比T1显著升高(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全麻过程中应用光棒引导进行气管插管的效果要比直接喉镜下的气管插管效果相比更好,应用的各项指标也更加稳定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要相对来说较功率也较高,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谷孟金
关键词:直接喉镜光棒引导腹腔镜手术妇科
光棒引导下插管与喉镜插管对急诊抢救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究光棒引导下插管与喉镜插管对急诊抢救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急诊抢救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喉镜插管,试验组采用光棒引导下插管,对比两组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插管次数、插管耗时、一次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乳酸(L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插管10 min和拔管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插管次数少于对照组,插管耗时短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抢救时,应用光棒引导插管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陈龙谢彩梅石显江黄祥伦
关键词:喉镜成功率
侧卧位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日间消化内镜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一些消化内镜下治疗的手术是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才能完成的,如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食管经口括约肌切开术(POEM)和小肠镜等。通常情况下,医生是在患者处于平卧位状态下实施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再侧身摆放体位[1]。侧身摆放体位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而且在翻身摆放体位过程中可导致气管导管滑出脱落、重新粘贴电极片位置、更换血压计袖带位置等。
付紫辉王亭亭张晓坤王尔华张以洋肖江强付群
关键词:括约肌切开术小肠镜气管插管侧卧位

相关作者

邵云
作品数:15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市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光棒引导 光棒 经鼻气管插管 经鼻插管 张口困难
曹赋韬
作品数:34被引量:172H指数:9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气管插管 急诊抢救 光棒引导 COPD 机械通气患者
许军
作品数:36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医学 呼吸衰竭 超声 光索引导 经皮气管切开
徐玲
作品数:30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表面麻醉 老年患者
余洁
作品数:16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衢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右美托咪啶 表面麻醉 困难气道 清醒插管 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