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34篇“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相关文章
霉素B与伏立康唑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侵袭真菌感染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两霉素B与伏立康唑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期侵袭真菌感染(IFI)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ALL化疗期IFI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据临床用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予以两霉素B治疗)和观察组(62例,予以伏立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安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64%(50/62),高于对照组的60.34%(35/58),P<0.05。治疗前,两组发热、咳嗽咳痰、口腔黏膜白斑、呼吸快/困难、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症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觉障碍、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功能损伤、消化功能障碍、神经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两霉素B治疗儿童ALL化疗期IFI,伏立康唑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丁青青尼晓丽刘钰张媛媛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比较
2023年
通过研究在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化疗期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疗效,为临床护理建言献策。方法:选取2019年09月~2022年09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0例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化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患儿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推广。
郑盛标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综合护理干预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白介素-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测定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经细胞理学确诊的5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2组儿童血清中IL-6和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5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IL-6和VEGF水平分别为(66.78±16.50)ng/L和(252.44±27.75)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健康儿童的(25.46±4.11)ng/L和(85.20±18.13)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9,P<0.001;t=17.604,P<0.001)。5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IL-6和VEGF呈正相关关系(r=0.601,P<0.001)。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中存在IL-6和VEGF的高水平异常表达,其检测有利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确诊、情评估、预后评估。
赵永静杨建伟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白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期间巯嘌呤的减量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维持治疗中,依据外周血白细胞、中细胞计数调低巯嘌呤(6-MP)用量或停药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ALL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6-MP的用量将患儿分为标准剂量治疗组、半剂量及以上治疗组、半剂量以下治疗组及停药组,比较各组毒副作用发生率及全部疗程结束2年后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除停药组患儿复发率增高之外(P<0.05),另三组患儿的无生存率、复发率、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白细胞及中细胞计数调低或停用6-MP后,所有患儿皮疹、胃肠道反应、肝毒、重症感染等毒副作用罕见发生。结论:依据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及中细胞计数调低6-MP用量不影响患儿的远期预后,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停药可增高患儿远期复发率。
管玉洁韩金芬朱莹莹毛彦娜刘炜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巯嘌呤预后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感染及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 分析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感染情况以及脓毒症发情况,分析相关的数据为后续感染的预防奠定良好基础.方法 28例需要进行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统计分析患儿化疗期间感染和脓毒症发生情况,比较高危和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感染以及脓毒症的发生率,并进行原学分析.结果 28例患儿共接受化疗255次化疗,其中9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接受化疗89次,19例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接受化疗166次.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发生感染45次,感染率为50.56%;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发生感染39次,感染率为23.49%,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感染发生率高于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患儿接受的255次化疗中19例患儿发生脓毒症,共发生36次,脓毒症发生率为14.12%(36/255);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脓毒症发生率19.10%(17/89)与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11.45%(19/1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次脓毒症共进行了26次血培养,原菌检出率为23.08%(6/26),其中革兰阴菌检出率为66.67%(4/6);革兰阳菌检出率为33.33%(2/6).结论 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相较于标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更容易发生感染以及脓毒症,脓毒症的主要菌类为革兰阴菌,应重点注意防护.
王艳王萍李惠丽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化疗脓毒症
一种预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试剂体系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医学分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试剂体系及方法。目前市场上预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以血液生化检测为主,本发明对基因与疾相关上研究发现一系列与儿童白血病发生相关联的基...
任贺
文献传递
Bmal1、eIF4E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Bmal1、eIF4E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30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研究组患儿化疗前、化疗后与对照组健康儿童之间的Bmal1、eIF4E基因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研究组化疗前外周血Bmal1、eIF4E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化疗后(P<0.05),研究组化疗前外周血Bmal1、eIF4E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后外周血Bmal1、eIF4E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筛排查中,外周血Bmal1、eIF4E基因指标特异较明显,可作为相关指标进行白血病初筛,另外因化疗对Bmal1、eIF4E基因水平影响效果明显,也可作为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在临床中使用。
史利欢刘炜田亮刘俊闪郭明发
关键词:BMAL1EIF4E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基因表达
回族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全血DNA甲基化位点筛查及异常甲基化构建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回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差异甲基化位点和异常表达的甲基化基因。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0月确诊的回族患儿120例中随机抽取3例作为例组,根据例组患儿的别和年龄(±1岁)与健康对照组进行1∶1匹配。采用Illumina Human Methylation 450 KBeadChip芯片对两组受试者的全血进行DNA甲基化检测,筛选异常甲基化位点。结果ALL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存在12179个差异甲基化基因。26241个差异甲基化位点,其中高甲基化位点13714个,低甲基化位点12527个。1号染色体上差异化位点最多为2704个,其次为6号2075个,21号染色体上差异化位点最少为245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参与血管生成、糖代谢合成、免疫应答、细胞分化、刺激应答调节等生物学过程;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参与了免疫系统、糖基化、化学突触传导和细胞周期等。结论ALL患儿DNA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多个生物学过程及多条信号通路参与了回族ALL中。
龚爱红任超王学伟史安琪方浩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回族
BMI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疗效的关系
目的:  探讨BMI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新确诊的15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MI水平的不同,将患儿分为...
孙丽君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MI指数早期疗效
文献传递
BMI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疗效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BMI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12月-2017年6月新确诊的15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BMI水平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低体重、正常、超重、肥胖4组,按照"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第四次修订)"进入诱导缓解期治疗,诱导缓解治疗33 d行骨髓形态学检查及微小残留(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监测,回顾研究初诊时BMI水平对其早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所有患儿33 d骨髓完全缓解率为93.6%,MRD阴率为90.4%。低体重、超重、肥胖三组的33 d骨髓完全缓解率及MRD阴率均较正常体重组低。不同BMI水平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33天骨髓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而不同BMI水平ALL患儿诱导缓解治疗33 d骨髓MR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低体重及超重、肥胖均会影响ALL患儿的早期疗效,初诊时不适当的BMI水平可作为评估ALL患儿预后的不良因素。
孙丽君王学梅严媚
关键词:BMI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

相关作者

何海龙
作品数:200被引量:427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儿童急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患儿
陈静
作品数:419被引量:1,33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汤静燕
作品数:466被引量:1,26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预后 神经母细胞瘤 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赵文理
作品数:138被引量:33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树突状细胞 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顾龙君
作品数:371被引量:1,78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白血病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