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篇“ 偏中心“的相关文章
- 一种偏中心梯度线圈及基于流函数的梯度线圈设计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中心梯度线圈及基于流函数的梯度线圈设计方法,用于磁共振引导介入治疗,将梯度线圈的中心设定在偏离主磁场中心处,使得用于成像的梯度磁场范围位于所述主磁场的均匀区域内。本申请在不改变主磁体开放度情况下,产生较强...
- 周玉福刘峥嵘张晴杜汇雨王长亮罗鹏辉袁克诚周建太张华彬蒋天昊郭磊徐嘉男祁甫浪龙朝阳邱本胜
- 肺癌立体定向放疗偏中心计划设计剂量学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偏中心计划对肺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计划质量和执行准确度的影响,为肺癌SBRT的临床计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选取10例肺癌SBRT患者,将计划等中心置于肿瘤质心位置,设计等中心参考计划。将计划等中心置于偏离肿瘤质心1、3、5、8及10 cm位置,设计偏中心计划,共计60个,分析这些偏中心计划相对于参考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然后,引入不同程度的位置误差(0~5 mm),利用Octavius 4D高分辨率剂量验证系统,测量这些计划的伽马通过率(GPR),完成240次计划验证,分析参考计划和偏中心计划的执行准确度对位置误差的鲁棒性。结果偏中心计划的剂量梯度指标略差于等中心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偏中心距离增加,正常肺平均剂量(MLD)和V20以及支气管Dmax略微有升高趋势。MLD在偏中心距离1、3和10 cm,较等中心计划分别升高了0.8%、0.8%和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4~-1.99,P<0.05),V20在偏中心距离1、5和10 cm,较等中心计划分别增加了2.0%、2.5%和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1~-1.99,P<0.05)。当位置误差达到5 mm时,偏中心距离5 cm及以上计划的GPR平均降幅在1.0%以上,最高可达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13~2.75,P<0.05)。结论偏中心计划的剂量学质量略差于等中心参考计划,其执行准确度对位置误差的鲁棒性变差。应尽量避免偏中心距离过大的(≥5 cm)计划设计与治疗。
- 杨晓喻赵于前杨振李书舟邵其刚曹瑛
- 关键词:肺癌SBRT
- 一种偏中心的圆锥形头部梯度线圈及其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中心的圆锥形头部梯度线圈及其设计方法,包括:设置圆锥形的线圈结构与尺寸,将圆锥形线圈结构的载流表面离散为由三角形组成的网格,计算每个三角形的节点的电流基函数;将成像区域向线圈入口端移动设定的距离,选取成像...
- 辛学刚曾清淮
- 基于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偏中心定位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用于胸部CT扫描时的偏中心定位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机采用ATCM技术对胸部仿真模体行CT扫描,通过调整检查床高度模拟实现偏中心情况。依据扫描定位方式将采用后前定位像扫描方法纳入后前定位像组,采用双定位像扫描方法纳入双定位像组,两组均以模体腋中线为中心,调整检查床高度,模拟模体在扫描野中的不同位置。每组分别在腋中线80 mm、60 mm、40 mm、20 mm、0 mm、-20 mm、-40 mm、-60 mm及-80 mm处扫描体模。两组均在相同的扫描参数件下扫描,记录其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的客观噪声(SD),由2名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生采用双盲法对磨玻璃密度结节(GGN)进行主观评分,取评分均值评价结果。结果:后前定位像组定位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4.56,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增加了54.05%,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2.12,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28.38%。双定位像组定位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3.20,与在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3.61%,在偏中心80 mm时的CTDIvol为3.31,与偏中心0 mm比较降低了0.30%。两组不同偏中心位置扫描对GGN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后前定位像扫描时,偏中心定位扫描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较大,采用双定位像扫描时,偏中心定位扫描对辐射剂量无影响。在临床上对不能确定胸廓侧位中心时,应采用双定位像进行胸部CT扫描,可减少患者辐射剂量。
- 袁颖白玫乔磊徐辉钟朝辉
- 关键词:偏中心图像质量
- 一种偏中心梯度线圈及基于流函数的梯度线圈设计方法
- 本申请提供一种偏中心梯度线圈及基于流函数的梯度线圈设计方法,用于磁共振引导介入治疗,将梯度线圈的中心设定在偏离主磁场中心处,使得用于成像的梯度磁场范围位于所述主磁场的均匀区域内。本申请在不改变主磁体开放度情况下,产生较强...
- 周玉福刘峥嵘张晴杜汇雨王长亮罗鹏辉袁克诚周建太张华彬蒋天昊郭磊徐嘉男祁甫浪龙朝阳邱本胜
- 文献传递
- 一种偏中心的中孔座面加工用定位夹紧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中心的中孔座面加工用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底座、箱体、加工件以及砂轮,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加工件安装在箱体外,所述砂轮设置在加工件右端,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可旋转升降结构,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定位...
- 马传胜王其祥颜景龙徐广明
- 文献传递
-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后光学区偏中心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光学区偏中心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SMILE者100例(200眼)屈光不正的临床资料。根据偏离瞳孔中心距离(d)将所有受术者分为3组:A组(181眼),0偏中心距离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透镜偏离瞳孔中心(0.23±0.11)mm。C组的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差及Kappa角高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中心距离与彗差、三叶草差及Kappa角呈线性正相关(均P<0.001)。结论SMILE术后若存在一定比例的大距离偏中心,可引起高阶像差、彗差及三叶草差的增加,Kappa角越大,偏中心距离也越大。
- 邹鹏飞赵宏李彩红
- 关键词:偏中心
- 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表现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在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5月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的患者17人为研究组,采用OCTA系统软件工具,以μm为单位测量视网膜固视点和黄斑中心凹之间的距离,同时收集非斜视、弱视且中心注视健康者17人为对照组,并分析受试者的浅层视网膜血管丛的黄斑中心凹血流长度密度(vessel length density,VLD)、灌注密度(perfusion density,PD)、黄斑中心凹无血流信号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FAZ周长及FAZ圆形度。结果:斜视组弱视眼偏心距离为(632.18±310.62)μm,黄斑中心凹浅层血管丛VLD为(5.31±3.44)mm^(−1),PD为0.16±0.08,黄斑中心凹无血流信号区FAZ面积(0.28±0.17)mm^(2),FAZ周长(2.05±0.56)mm、FAZ圆形度0.67±0.06;与研究组対侧眼和对照组相比,V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FAZ面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视组弱视眼偏心度与偏中心距离显著相关(r=0.834,P<0.001)。结论:OCTA可以量化偏中心距离,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眼的黄斑中心凹血流长度密度较対侧眼及健康眼低。
- 任洪杏程静秦爱姣石明华
- 关键词:斜视弱视
-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矫正常规飞秒LASIK术后偏中心切削1例
- 2022年
- 患者,女,19岁,因"左眼飞秒LASIK术后视力恢复欠佳6个月"于2019年6月10日至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就诊。患者6个月前曾在我院行双眼飞秒LASIK手术。术前检查:左眼主觉验光:-6.25-0.75×155;散瞳验光:-6.25-0.75×171;角膜曲率:44.50 D/45.75 D@91°;角膜厚度:600μm,其余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检查、泪膜破裂时间、眼压、眼位、眼底检查)均无异常。手术设备:IntraLase FS型激光角膜手术仪(Intralase FS2,美国AMO公司)、Star S4 IR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VISX S4IR,美国AMO公司),手术参数:能量密度为160 mJ/cm^(2),传输率为26.5%,拟矫度数为-6.65-0.65×165,角膜瓣直径8.5 mm,切削直径8 mm,光学区直径6.5 mm,过渡区1.5 mm,总切削深度104μm。
- 江文捷牟章兵
- 关键词:散瞳验光主觉验光裂隙灯显微镜
- 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表现
- 2021年
- 目的:探究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特征性变化。方法:收集2018-01/2020-12在我院就诊的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4例为外斜视,16例为内斜视),同时收集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散瞳状态下检查mfERG,记录P1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结果:斜视组弱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P1波振幅密度与対侧眼相比第一环(P=0.001),第二环(P<0.001),第三环(P=0.001),第四环(P=0.009),第五环(P=0.026)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第一环(P=0.033),第二环(P=0.002),第三环(P<0.001),第四环(P=0.014)明显降低;斜视组弱视眼潜伏期与対侧眼相比第一环(P=0.017)、第二环(P=0.001)有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第二环(P=0.007)明显缩短。结论:斜视性弱视伴偏中心注视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P1波振幅密度越靠近黄斑中心凹下降越多,且与屈光不正性弱视眼相比下降更多。
- 任洪杏程静秦爱姣石明华
- 关键词:斜视弱视多焦视网膜电图
相关作者
- 江磊

- 作品数:99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立铣刀 砂轮磨削 砂轮 工件坐标系 后刀面
- 陈辉

- 作品数:192被引量:5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术后 准分子激光 儿童
- 王传富

- 作品数:150被引量:524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角膜 近视 LASIK PRK 治疗近视
- 张文文

- 作品数:24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SMILE 飞秒激光 偏中心 视觉质量 角膜前表面
- 梁红琴

- 作品数:71被引量:199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后刀面 可靠性 立铣刀 WEIBULL分布 恒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