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3 篇“ 假腱索 “的相关文章
左心室假 腱索 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一例 2025年 左心室假 腱索 (left ventricular false tendons,LVFT)是一种先天性心脏解剖结构变异,表现为左心室腔内存在的纤维条索结构,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被视为无临床意义的解剖变异[1-2]。然而,在某些情况下,LVFT可以引起心脏杂音、心律失常以及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则极为罕见[3-4]。我们分析1例LVFT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的资料,其症状、体征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极为相似,结合相关文献对两种疾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甄别,以提高对LVFT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和不合理治疗,为类似疾病鉴别诊断及规范诊治提供借鉴经验。 舒晶晶 侯攀 卢青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室假腱索 机械牵拉对犬左心室假 腱索 内浦肯野纤维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孟云帆左心室假 腱索 的再认识 被引量:1 2023年 左心室假 腱索 (LVFT)是左心室心腔内一种常见的解剖变异,为连接室间隔与乳头肌或左心室游离壁的一种条索状结构,其形态和分布多样。LVFT并非是不发挥作用的“旁观者”:在电学方面,LVFT的附着部位是室性心律失常的潜在异位激动点;在力学方面,LVFT的牵拉与心室重塑密切相关;此外,LVFT也可能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现对LVFT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王秀秀 熊峰关键词:左心室假腱索 心室重塑 室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假 腱索 起源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2022年 左心室假 腱索 是起源于左心室的腔内结构,已经有报道少数心律失常可起源于该结构。本文报道一例起源于左心室假 腱索 的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病例。 居维竹 陈明龙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 假腱索 左室假 腱索 相关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 2022年 目的探讨左室假 腱索 相关的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的电生理特征和导管消融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特发性室早患者,术中运用心腔内超声导管的患者对其中伴有左室假 腱索 的室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纳入本研究。术中运用激动标测及起搏标测确定室早靶点,所有患者均使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术中若发现假 腱索 ,则进一步明确假 腱索 与室早起源的关系。结果共入选10例左室假 腱索 室早,其心电图特征表现为:所有室早均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形态,前区导联移行在V和V之间。QRS波表现为电轴左偏,I和aVL导联QRS波为rS或RS型,Ⅱ、Ⅲ和aVF导联中QRS波为rS型,或者QRS显示电轴右偏,I和aVL导联QRS波为rS型,Ⅱ、Ⅲ和aVF导联中QRS波为R或qR型。室早的起源位于假 腱索 与乳头肌,左室间隔或左室心尖的连接处。根据假 腱索 在心腔内的连接分为4型。1型:假 腱索 连接左室间隔至左后乳头肌基底部(5例);2型:假 腱索 连接左室间隔至左前乳头肌基底部(2例);3型:假 腱索 连接左室间隔至心尖(2例);4型:假 腱索 连接左室间隔至左后乳头肌头端(1例)。10例均通过消融成功消除了室早,其中7例在消融的靶点处,消融导管可记录到高频浦肯野电位。结论左室假 腱索 可参与左室室早的形成,术中运用ICE指导假 腱索 相关室早的消融成功率较高。 程光辉 李希 张劲林 韩宏伟 李振 谢芳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导管消融 假腱索 儿童左心室假 腱索 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探讨 2021年 左心室假 腱索 (LVFT)是一种先天性心内正常结构变异,是左心室内除了连接和二尖瓣的正常腱索 外,附着于其他部位的纤维条索样结构,1893年由Turner^([1])首次报告。Gerlis等^([2])尸检查统计报告中指出正常小儿发生率为46%,先天畸形47.8%。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左室假 腱索 的心电图表现以及与心电图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我院的心电图异常者40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100名健康儿童且心电图正常者为对照组。观察组400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个月至15岁。 蒋学琴 常珍珍关键词:左室假腱索 心电图异常 先天畸形 心电图表现 左心室 左心室同步化参数预测左心室假 腱索 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价值 2021年 目的分析左心室同步化参数预测左心室假 腱索 (LVFT)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超声心动图诊断LVFT患者20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获得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评估左心室同步性,采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左心室功能下降的价值。结果对206例患者随访3年,左心室功能下降组17例,左心室功能正常组189例。左心室功能下降组TMSV16-SD较左心室功能正常组升高[(41.7±9.4) ms vs.(27.7±8.8) ms](P<0.01)。TMSV16-SD预测LVFT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AUC为0.861[95%CI(0.767~0.936)];取截断值为35.25 ms时,其预测LVFT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的特异度为76.5%,灵敏度为86.2%,准确度为85.4%。结论左心室同步化参数对LVFT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高金梅 徐敏 杨珍妮 缪羽霞 葛志祥 杨盼 刘飞关键词:左心室假腱索 左室假 腱索 植入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左室假 腱索 植入系统,所述的左室假 腱索 植入系统包括固定片、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人工腱索 、细钢丝;所述的人工腱索 前后两端分别与固定片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连接;所述的细钢丝固定设于人工腱索 末端表面位置;所述的固定... 陆林祥 曹浩文献传递 左心室假 腱索 类型与频发室性早搏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左心室假 腱索 (LVFT)类型与频发室性早搏的关联性。方法选取该院2016-01~2018-06经超声心动图检出的149例LVF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分为A组(LVFT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组,28例)和B组(LVFT无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组,12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多角度观察并记录LVFT的厚度、连接方式及走形。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频发室性早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以LVFT厚度1型为参照,LVFT厚度3型是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危险因素(OR=4.456,P=0.033);以LVFT连接方式1型为参照,LVFT连接2型是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危险因素(OR=12.594,P=0.024);以LVFT走形1型为参照,LVFT走形2型是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抑制因素(OR=0.185,P=0.002)。较长的心悸病程是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危险因素(OR=1.203,P=0.013)。结论当超声心动图提示LVFT特征为肌型、斜型或与室间隔夹角>30°时,患者更容易发生频发室性早搏,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葛志祥 朱韵 杨盼 王幸 刘飞 徐敏 杨玲关键词:左心室假腱索 室性早搏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假 腱索 与心脏同步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假 腱索 (LVFT)患者心脏同步性的改变,探讨LVFT与左室同步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LVFT的患者173例(LVFT组),以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50例(对照组)。二维超声心动图记录LVFT组患者LVFT的大小、连接方式及走行;脉冲多普勒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左室舒张充盈时间与同步R-R间期的比值(LVDFT/RR)、主动脉射血前时间与肺动脉射血前时间的差值(T2-T1),以及左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评价左房室间、左右心室间及左室内的同步性。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LVFT形态特点与同步性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LVFT不同连接方式及走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1)。LVFT组左室内同步性指标TMSV16-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房室间同步性指标LVDFT/RR及左、右心室间同步性指标T2-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显示LVFT的连接方式与左室内同步性指标TMSV16-SD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 LVFT的连接方式是影响心脏左室内同步性的重要因素,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杨盼 葛志祥 刘飞 龚明霞 徐敏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室假腱索
相关作者
王佩显 作品数:209 被引量:621 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武彩娥 作品数:51 被引量:149 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患者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血压 心室功能 朱全发 作品数:20 被引量:12 H指数:2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左心室假腱索 过敏性紫癜 神经系统表现 李徽 作品数:31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早期复极综合征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贾连旺 作品数:191 被引量:593 H指数:12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血液流变学 体外反搏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