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篇“ 倾角时差校正“的相关文章
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空变倾角时差校正及其处理技术被引量:7
2017年
零偏VSP以水平地层为假设条件,当地层倾斜时,零偏VSP时深关系精度和走廊叠加记录精度出现误差,更严重的是,走廊叠加记录上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波成像位置错误,需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处理。针对复杂高陡构造零偏VSP资料处理,提出了空变倾角时差校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利用零偏VSP上、下行波场计算反射界面倾角,建立二维层速度初始模型,通过射线追踪修正速度模型,使倾角空间变化的高陡构造地层的VSP上行反射波场得到充分拉平,不仅提高了零偏VSP走廊叠加记录的精度,而且观测井段之下地层的上行反射也得到有效拉平并能精确成像,从而实现观测井段之下地层深度的精确预测和波组特征预测,时深关系也校正到地震波自地面震源到井下检波器的铅直传播时间,有效解决了复杂高陡构造的零偏VSP时深关系、层位标定和钻前地层预测等问题,实际资料处理效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谢会文罗斌许安明尚江伟顾成龙陈维力
关键词:层位标定倾角时差校正钻前预测
零井源距VSP数据地层倾角分析和倾角时差校正被引量:7
2009年
在零井源距VSP数据处理中,由于地层倾斜,按双程时校正后的反射波场并不能被拉平,因而使得上行波双程时排齐剖面中的反射波并不能真正排齐,因此走廊叠加就会出现误差,且地层倾角越大,误差越大。本文从零井源距VSP的观测方式入手,分析了地层界面倾角对走廊叠加剖面上反射同相轴位置的准确性和叠加后反射同相轴的频率的影响,推导出了可用于分析地层倾角和进行走廊叠加倾角时差校正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走廊叠加方法,同时编制了可用于交互分析地层倾角的软件,分别用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处理,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王保利朱光明
关键词:地层倾角倾角时差校正
倾角时差校正在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009年
讨论了倾角时差(DMO)校正在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三维观测系统某一面元内不同炮检距、不同深度和不同倾角地层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可以得到加权DMO覆盖次数;利用倾角分解法对地下复杂地质构造的倾角进行分解,再根据偏移距和目的层深度,可以得到不同倾角地层的DMO脉冲响应。不同的观测系统对应不同的加权DMO覆盖次数和DMO脉冲响应,可以根据加权DMO覆盖次数的分布是否均匀, DMO脉冲响应是否有好的一致性,对三维观测系统进行评判。对某研究区的常规和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进行了DMO分析,结果表明,DMO校正对于判断观测系统压制采集脚印的能力以及进行观测系统设计优化很有帮助。
何宝庆王秋成吴迪穆志平蔡锡伟
关键词:倾角时差校正三维观测系统采集脚印
VSP走廊叠加倾角时差校正被引量:12
2005年
当地层倾斜时,利用常规VSP走廊叠加记录标定层位存在误差,而且此误差随着地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井下检波器与地层分界面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可见此种误差是不能忽略的。本文从VSP观测方式及地 震波的传播路径入手,指出了误差来源,得出了该误差与倾角大小、检波器位置及走廊的关系,导出了走廊叠加 倾角时差校正公式。经理论记录试算与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孟恩牟风明赵彦青徐刚
关键词:地层倾角层位标定
转换反射波倾角时差校正(DMO)快速算法研究
纵波(PP波)的DMO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能够显著改善叠加成像效果,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工业技术。对于转换反射波来说,由于入射波和反射波的不对称,转换波的共反射点弥散现象比传统纵波更加严重,转换波的DMO算法也更加复杂。...
许士勇马在田
关键词:倾角时差校正转换波真振幅
线性分段处理的倾角时差校正
2000年
提出了一种线性分段处理的倾角时差校正方法。经理论分析,其精度与文献[1]方法基本相当,但计算量小,与原方法相比可减少85%以上。
翁晓龙
关键词:校正方法计算量倾角
全文增补中
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倾角时差校正
1998年
首先从倾角时差极正(DMO)微笑响应方程出发,导出了共偏移距地震剖面DMO波动方程,在浮动坐标系中,该方程化为一个只与炮检距有关而与速度无关的二阶偏微分方程,用时间步长上的分裂方法对此方程进行分裂,获得了以地面观测波场为这值,最大记录时间波场为初值的波动方程波场外推法DMO的定解问题.由于时间步长上的分裂方法没有任何近似,所以理论上讲能适应任何倾角反射波的成像,同时由于采用浮动坐标变换,波场只需延拓到t=τ,处即可以成像,这样和其他波场外推法DMO相比计算量也减少了一半.
耿建华马在田王华忠雷兵
关键词:倾角时差校正有限差分地球物理学
P-SV反射转换波的倾角时差校正(DMO)方法研究被引量:23
1996年
倾角时差校正(DMO)方法对于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的纵波反射波(P-P)的多次覆盖地震数据的叠加具有显著的提高信噪比的效果.对于转换反射波(P-SV)来说,进行倾角时差校正(DMO)处理就更需要.本文首先对P-SV波的倾角时差校正(DMO)的几何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研究用波动方程进行DMO的方法,即P-SV转换反射波的叠前部分偏移的波动方程法.这种方法也适用于P-P反射波的叠前部分偏移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波动方程DMO方法在振幅保真方面比几何原理的DMO方法有显著改善.
马在田
关键词:倾角时差校正地震波
VSP倾角时差校正方法被引量:7
1996年
针对地下反射界面倾角较大时,VSPCDP变换和VSP偏移对反射点的归位效果均不理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VSP倾角时差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先将VSP资料进行倾角校正,然后再作VSPCDP变换,从而保证反射点的准确归位。文中基于射线理论分别导出了垂直非和斜井VSP倾角校正公式,并指出了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王成礼刘富贵李幼铭
关键词:VSP归位射线直井斜井
不规则地表情况下的倾角时差校正
常规DMO算法假设,对近地表的异常进行适当的静校之后,记录地表应是水平的。然而, 许多陆上勘探是在不规则地表上进行的,这时就需要采用浮动基准面(FDP)。在FDP上属于某一个点的CMP道集中所有道都是以这一点起算时间的。...
S. RodriguezJ.P.DietD. Paturet程前进
关键词:地表条件反射面倾角时差校正DMO浮动基准面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耿建华
作品数:143被引量:993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数据 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勘探 岩性 混叠
马在田
作品数:305被引量:2,498H指数:3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勘探 叠前深度偏移 地震波 地震数据 有限差分
许士勇
作品数:16被引量:131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转换波 剩余静校正 倾角扫描 多分量地震 多波地震
王铁男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物理 DMO 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 地震
王保利
作品数:10被引量:8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逆时偏移 GPU 角道集 波场 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