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04篇“ 信用法律体系“的相关文章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时代特质、现实困境与优化向度
2022年
诚信问题是一个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体现,其中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法律体系是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存在统一规范较为欠缺、失信惩戒缺乏实效、信用评估标准尚不健全和信用资源壁垒深厚等多重困境。因此,需要立足全局,统筹规划,通过颁布统一的《社会信用法》、健全社会信用评级制度和建立失信联合惩罚机制等措施来确保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完备高效,从而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助力。
刘念赵雨濛
关键词:社会信用体系
平台经济信用法律体系的完善研究
2020年
平台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结合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形成的一种新兴事物,其将经济、知识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转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与交换方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平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涌现出一些信用问题,比如:网贷平台欺诈等,平台经济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什么是平台经济”,分析了平台经济信用法律体系的发展情况,对平台经济信用法律体系的完善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陈生友
关键词:经济信用法律体系
冲突之衡平:失信主体心理中的条件推理与法律推理的背离——基于信用法律体系构建思考
2019年
法律推理是理性主义的具体表现,但失信主体心理中的条件推理结构和结果,与法律推理存在背离。这种背离的原因为失信主体的完全非理性、基于概率条件推理的计算偏差、“启发式”条件推理认知偏差,由此诱发了信用法律无法有效指导实践主体行为。那么应将信用权定位一种请求权的实体权利,将来在信用法律的上位法《民法典》得以体现,完善信用管理的专门法律,提供指导细则,在公正兼顾经济利益的原则下,简化司法程序。
叶秀董慧慧
关键词:法律推理请求权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缺陷及演进路径的分析和思考
2018年
目前,信用问题是中国现实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信用是保障市场经济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是维系市场交易的基本链条。作为一种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社会资本,信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市场交易成本的多寡,对于增进全社会的经济利益,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王青林
关键词:社会信用法律体系
构建社会信用法律体系
2017年
借鉴他山之石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指出: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虽然,他说的是信用评级机构的重要性,但大的背景却是西方健全的信用法律制度。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信用法律体系著名经济学家信用评级机构信用法律制度弗里德曼
中国电子商务信用法律体系的完善被引量:12
2014年
电子商务信用作为传统商业信用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既与传统商业信用有许多相同之处,又与传统的商业信用有所区别。诚信是电子商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前中国的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障碍,而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是完善信用保障机制的前提条件。完善电子商务信用法律体系不仅对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也是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博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法律制度
从失信走向守信——论我国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被引量:3
2014年
信用权立法的缺失及其信用法律体系的缺陷是导致目前中国失信行为泛滥的重要原因。信用权作为信用法律体系的重要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用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征信立法以及对信息利用的监督,在民事权利体系中尚未确立信用权。借鉴国外信用立法的先进经验,为我国信用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些思路。中国的信用法律体系建设必然以信用权的确立为起点,并以征信立法的完善以及对有关信用信息的应用的规制完善作为重点。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的建立必将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为法治国家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吴午东
关键词:信用信用权征信
试论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以与西方发达国家信用法律制度相比较的视角被引量:6
2012年
信用法律体系建设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目前我国信用立法相对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市场主体经济效益的实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用立法经验,加强我国信用立法力度,构建完善我国的信用法律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付思刚邢爱芝
关键词:信用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2012年
我国现有的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存在着法律不健全、不配套等问题,同时还缺乏失信的惩罚机制和信用信息的共享问题。这既有社会经济转型的因素,也有社会信用缺乏统一的标准等原因。通过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董慧萍
关键词: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失信惩罚机制
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缺陷及演进路径被引量:29
2012年
社会信用法律体系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子系统,具有与母系统的自我相似性。这种家族相似性指出了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但是,通过解构我们发现体系存在的法律生成障碍、结构虚空导致法律效力的软约束、结构模糊导致权力分配不确定、结构存在固有的不平等导致利益关系不平等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体系的建构既要反映信用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需求,又要遵循法律结构体系的生成要求;既要通过制度变迁调整失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又要受制于固定不变的逻辑力量。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由不均衡向均衡状态的转变是信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压力引起的法律制度内在的变迁,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信用经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相契合。
李晓安

相关作者

余辉
作品数:8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
研究主题:信托法律制度 信托法 法官制度 法官 信用立法
冯小莉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主题:财务会计信息 LOGIT模型 信用法律体系 企业信用 信用评价
吴晶妹
作品数:130被引量:71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 征信 征信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陈志刚
作品数:14被引量:16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管制利率 银行利率 利率市场化进程 商业银行 财政政策
陶红
作品数:2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北方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WTO 信用缺失 信用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