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91篇“ 俗文化“的相关文章
- 俗文化
- 牛爱忠
- 关键词:城市文化
- 地方院校本土课程“农俗文化”的内容建设与现代价值研究——以普洱地区为例
- 2024年
- 经过岁月沉淀后形成的农俗文化是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已成为云南本地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云南普洱地区主要围绕茶山、林地、水稻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最终由茶俗文化、养生文化和稻作文化等共同组成了具有多民族特色的边地文化。基于普洱地区多民族农业习俗的“农俗文化”用二十四节气串联茶俗、养生习俗、稻作习俗、建造筑物习俗、吉祥文化和特色民俗活动6个部分,该课程内容具有民族性、功能性、工艺性和文化性。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继续继承、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俗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陈靖晖李嘉普惠娟刘亚
- 关键词:养生文化稻作文化
- 从 “文本位”到 “文化本位”———“大语文”时代我国食俗文化融入散文教学新探
- 2024年
- “大语文”教学观是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首倡的一种新型的、突破性的语文教育观,指明语文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生活辐射,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社会、家庭、学校生活有机联结,实现课内外并联育人、跨学科育人、多模态育人的教育转型.当前,教育部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普遍从“语言本位”现象提出完善意见,要求教师主体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融入“文化本位”的素质拓宽视野,寻求建立“教师可讲”“学生爱听”“家校信服”的“大语文”课堂.因此,充分发掘教学内容的深层文化因子,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成为当代教师的新任务.其中,中小学经典散文教学兼具“语言审美”“文化审美”美育特征,是应用“文化本位”升级教学策略的不二佳择.对此,本文以汪曾祺收录于部编版教材的两篇经典散文为例,探讨我国食俗文化如何生动切实地融入课堂讲授、技能实操与素质拓展三大维度.
- 李沛锦
- 关键词:大语文文化本位
- 植入年俗文化,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魅力
- 2024年
- 在课堂中植入年俗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以年俗文化揭示文本内涵,发掘课文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以年俗为主要内容的课文,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年俗文化有机地融人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畅享语文的精彩。
- 陈娟
-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文化自信文本内涵
- 借助地方年俗文化丰富语文课堂内容
- 2024年
-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地方年俗文化的目的有两个:首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方文化,加深他们对实际生活中具体知识与文化的联系。其次,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明确教育的内涵,还要科学有效地将年俗文化纳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能够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本文将深入分析如何借助地方年俗文化元素丰富小学语文课堂内容。
- 孙德慧
-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循序渐进
- 粤西妈祖信俗文化的比较分析
- 2024年
- 妈祖源自福建地区,妈祖信仰自宋朝从福建传入广东,形成粤西地区的信仰习俗。通过实地调研,探讨粤西地区妈祖信俗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将湛江妈祖信俗和阳江妈祖信仰进行对比,分析粤西妈祖信俗文化在信众规模、传入方式、祭拜方式和祭拜场所方面的地区差异性。
- 淦凌霞徐超文豪
- 关键词:民俗妈祖信俗
- 成县年俗文化钩沉
- 2024年
-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无法抹去的美好记忆。信息时代,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味逐渐变淡,年文化日趋衰落,很有必要把那些留存在回忆中的,承载着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日渐沉淀的年俗发扬光大。
- 窦康成
- 关键词:年俗年味年文化
- 福建大圣信俗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 2024年
- 大圣信俗文化是福建民间猴神信仰及其相关民俗文化意象的总和。随着海内外学者的不断挖掘,学界在福建大圣信俗源流、仪式活动、区域信俗、文学艺术、现代转型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作梳理,在肯定学界在该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前提下,对其仍存在的文献考述不够、区域研究不平衡、发掘程度不深等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与展望,有助于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福建大圣信俗文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宋宇洁
- 关键词:《西游记》
-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与当代价值探析
- 2024年
- 闽台妈祖信俗文化渊源深厚,是闽台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蕴含着两地乡亲之间的特殊情感、心理慰藉与心灵寄托,深刻影响两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闽台妈祖信俗文化交流的热络,并形成两岸交流的“妈祖模式”,留下闽台妈祖信俗文化融合的历史印象,成为两地特殊的历史记忆。当前,妈祖信俗文化已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纽带,也是闽台民间信俗文化融合的重要内容,具有增进台湾地区同胞文化认同、探索融合新模式、推动台湾地区同胞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共建精神家园、促进妈祖信俗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当代价值。
- 杨文军
- 关键词:闽台融合方式历史记忆
- 马仙信俗文化的伦理精神与新时代道德实践
- 2024年
- 起源于浙江景宁的马仙信俗文化蕴含着丰厚的孝悌恭谨、勤俭爱家、友爱互助、和谐乡里、爱国护民、畲汉一家等伦理精神。在新时代对马仙信俗文化的伦理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道德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人心净化和淳朴仁厚的乡土和谐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发展,有助于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 任俊华李朝辉叶鸿
- 关键词:伦理精神道德实践
相关作者
- 张九海

- 作品数:56被引量:214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文化 三俗文化 网络 大学生 和谐社会
- 甘锋

- 作品数:68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传播 艺术 媒介 范式 通俗文化
- 陆万胜

- 作品数:25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学院
- 研究主题:通俗文化 爱伦·坡 哲学 超现实 孤独寂寞
- 陈立旭

- 作品数:359被引量:964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大众文化 费斯克
- 孙砚强

- 作品数:22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 三俗文化 俱乐部 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