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8篇“ 侵袭性大肠杆菌“的相关文章
- 一种T1FR蛋白抑制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TIFR蛋白抑制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应用,TIFR蛋白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研究发现,该TIFR蛋白能够抑制大肠杆菌I型菌毛的T1FR蛋白,能够有效抑制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
- 王红宁魏洪城雷昌伟李中瀚张铁军
- 一株新型广谱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噬菌体ΦEP1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分析
- 2024年
- 为了给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的预防与治疗提供资源和参考,对EIEC噬菌体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分析。以实验室冻存的EIEC为宿主菌,从浙江湖州某养鸡场的环境污水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噬菌体,命名为ΦEP1。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的效价以及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温度、pH值、氯仿和胆盐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对噬菌体进行透射电镜检查以观察其形态,测试其在不同食品基质中的生物防治效果以及对Caco-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ΦEP1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1,效价为1.3×10^(10) PFU/mL。噬菌体对温度、pH、氯仿以及胆盐的耐受性均较强,具有较广的裂解谱,对多株不同血清型的多重耐药致病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均表现出裂解活性。噬菌体的潜伏期为10 min,爆发期为80 min,爆发量为48 PFU/cell。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ΦEP1属于尾病毒目,同时对Caco-2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噬菌体ΦEP1的基因组大小为87182bp,GC含量为39.80%,含有128个推定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不含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ΦEP1能显著抑制人工污染牛奶和牛肉中EIEC的增长,在细胞保护性实验中能有效消杀EIEC,显著提高Caco-2细胞的存活率,减少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使得炎症水平下调。本研究所得的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噬菌体效价较高,对环境的耐受性较强,为噬菌体在食品保鲜等领域应用提供依据。
- 何继玮李宇行宗帅州钱敏张亚茹张章晟禹海杰曲道峰
- 关键词:大肠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分析CACO-2细胞
- 针对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疗法
- 本文描述了感染并且裂解粘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的噬菌体。这些噬菌体可用于例如预防性或治疗性治疗被AIEC感染或有被AIEC感染风险的受试者;或用于预防性或治疗性治疗受试者的与AIEC相关的疾病和病症,包括炎性肠病(...
- K·万纳伯格A·苏拉克维利泽
-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LF82对结肠炎小鼠炎症通路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可能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及加重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最具代表性的AIEC菌株E.coli LF82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因子及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DSS组、DSS+LF82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DSS组和DSS+LF82组小鼠蒸馏水和E.coli LF82灌胃一周,后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小鼠结肠炎模型,健康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通过Bio-plex、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血清及结肠组织中多个炎症因子及炎症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结果DSS组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白介素-17A、白介素-1β、白介素-6、干扰素-γ和G-集落刺激因子分泌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定植E.coli LF82的DSS+LF82组升高更明显。结肠组织中的上述炎症因子和IL-8的mRNA水平变化趋势与之类似。DSS+LF82组小鼠结肠中磷酸化NF-κB P65和P38的表达明显高于DSS组和健康对照组。结论E.coli LF82可增加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炎症因子的释放,其机制可能通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实现。
- 沙素梅陈芬荣涂永久曾虹景妍崔婷王晶李路徐斌
- 关键词: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炎症因子
- 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及其在克罗恩病中的作用
- 2020年
- 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在克罗恩病(CD)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尚未发现CD的单一致病微生物,一种特异性定植于CD患者末端回肠黏膜并能侵入肠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被认为与CD的发病密切相关。对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D的发病机制。
- 许奕晗郭振朱维铭
- 关键词:克罗恩病肠道微生态
- 新型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噬菌体Esc-COP-4及其用于抑制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增殖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从自然界分离的并可以特异性地杀死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菌株的肌尾噬菌体科噬菌体Esc‑COP‑4,其具有由SEQ ID NO:1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基因组(登记号:KCTC 12663BP),以及使用包含所述噬菌体作为...
- 尹成俊姜尚铉全秀娟白亨琭孙志洙金炳局申喜净姜东珉
- 文献传递
- 从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分离出的1株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对IL-10基因敲除结肠炎小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从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分离出的1株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dherent-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AIEC)对白细胞介素10基因敲除(IL-10 knockout, IL-10 KO)小鼠肠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IL-10 KO小鼠和野生(WT)小鼠各分为3组。野生型组:对照组(WT+PBS)、普通大肠杆菌组(WT+K-12)、AIEC组(WT+AIEC);IL-10基因敲除模型组:对照组(KO+PBS)、普通大肠杆菌菌组(KO+K-12)、AIEC组(KO+AIEC),对各组小鼠灌胃2周,同时喂养4周后取各组小鼠结肠,行炎症评分,RT-PCR法检测TNF-α、IFN-γ和IL-12 mRNA的表达。结果 KO+AIEC组小鼠发生的肠道炎症最重,其炎症水平较其他KO组明显升高( P <0.05),其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如TNF-α、IFN-γ、IL-12也较其他组明显升高( P < 0.01 )。结论 AIEC能加重IL-10 KO小鼠结肠炎,使其与巨噬细胞和Th1细胞介导的相关炎症因子TNF-α、IFN-γ和IL-12水平上调。提示AIEC细菌感染是IBD发生肠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 曹卉熊枝繁
-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fliC、fimH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相关功能性分析
- 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adherent-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AIEC)与肠道感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毒力因子影响自身在肠上皮和巨噬细胞内的存活与复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炎症性肠病(inf...
- 杨玉倩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致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新型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噬菌体Esc‑COP‑4及其用于抑制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增殖的用途
- 本发明涉及从自然界分离的并可以特异性地杀死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菌株的肌尾噬菌体科噬菌体Esc‑COP‑4,其具有由SEQ ID NO:1的核苷酸序列表示的基因组(登记号:KCTC 12663BP),以及使用包含所述噬菌体作为...
- 尹成俊姜尚铉全秀娟白亨琭孙志洙金炳局申喜净姜东珉
- 文献传递
- IL-17与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LF82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 背景和目的: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被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病变遍及全消化...
- 张海佳
- 关键词: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分化调控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徐景野

- 作品数:225被引量:7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耐药性 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 毒力基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李绍昌

- 作品数:7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动物园
- 研究主题:大熊猫 出血性肠炎 MIC MBC 侵袭性大肠杆菌
- 李光汉

- 作品数:8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动物园
- 研究主题:大熊猫 出血性肠炎 MIC MBC 侵袭性大肠杆菌
- 余建秋

- 作品数:67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动物园
- 研究主题:大熊猫 动物园 圈养 野生动物 灵长类动物
- 陈添弥

- 作品数:39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肠杆菌 腹泻 LT ETEC 甲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