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3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的相关文章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后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核医学科给予29例乳腺癌后患者实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给予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结果29例乳腺癌后患者局部淋巴显像过程顺利,图像清晰,其中后患肢淋巴管完全性梗阻9例(31.0%),淋巴管不完全性梗阻17例(58.7%),淋巴管通畅或无明显异常3例(10.3%)。检查过程患者表示注射点轻度疼痛,而且正常上肢疼痛感强于患肢,注射部位渗血4例(13.8%),经对症护理后恢复。结论做好SPECT/CT局部淋巴显像乳腺癌后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检查。
王越曾巧玲刘羊张毓莹林芝
关键词:乳腺癌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征象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RO)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病理证实为RO且前进行肾脏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3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每个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包括病变部位、包膜、瘢痕、强化方式等。结果纳入的31个RO病例中,12个病灶位于左肾,19个病灶位于右肾,病灶最大直径1.6cm~9.1cm,平均直径(3.7±1.9)cm。23个(23/31)表现为外生性生长,22个(22/31)出现纤维包膜,17个(17/31)出现纤维瘢痕,2个(2/31)出现钙化,16个(16/31)出现辐轮状强化,23个(23/31)表现为皮质期中度以上强化,30个(30/31)肿瘤实性部分皮质期不均匀强化,20个(20/31)病灶在实质期和延迟期强化表现均匀,强化程度明显弱于相同层面肾脏正常组织。结论CT诊断肾嗜酸细胞腺瘤可根据肿瘤的瘢痕、包膜及强化方式等为依据,有助于区分于其他肾脏肿瘤做出鉴别诊断。
赵鸿飞邵晓栋张晓辉方明王国华
关键词:肾嗜酸细胞腺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结节性硬化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结节性硬化患者的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17例均表现为沿室管膜下分布结节,5例同时伴有皮层及皮层下结节,1例合并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彩细胞瘤。CT对钙化结节显示比较有优势,而MRI对非钙化性病灶,尤其是皮层及皮层下脑白质内的病灶更具有优势。结论结节性硬化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结合能增加病灶的检出率,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和评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具有要意义。
马洁华娄斌奇钱方达俞瀛一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急性阑尾炎CT诊断及鉴别诊断
2021年
探讨急性阑尾炎螺旋CT征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和随访观察证实的82例阑尾炎患者。观察分析阑尾增大,壁增厚,周围见云絮状及片状高密度影,阑尾腔外积气,阑尾腔内粪石,蜂窝组织炎。结论:阑尾增大,阑尾壁增厚,阑尾周围蜂窝组织炎,脓肿等征象特异性较高。
郑秀丽张玉华成善聪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HRCT定量测量肺小血管面积在CO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定量测量基于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获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
刘霞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气肿肺功能试验
直肠癌CT诊断和临床病理诊断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的CT诊断表现进行探讨分析,对其在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例分期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对86例确诊为直肠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评估CT诊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营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在为患者进行直肠充气CT扫描的时候,患者没有表现出不适感,检查前已经将肠道清理干净,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扩张较好,可清楚的观察到肠壁和附近组织,患者接受诊断均顺利完成,患者的TNM分期准确率是84.88%,T分期准确率是89.53%,N分期准确率为87.21%,M分期的准确率为96.51%。结论直肠癌可以使用CT诊断来确诊,和临床病理TNM分期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白广生
关键词:直肠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临床病理分期
结合CT影像学诊断减少黄体破裂在急诊外科的误诊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黄体体积多〉3cm,出血的矛盾征象,探讨结合CT表现提高黄体破裂在急诊外科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检查确诊并行腹部CT检查的黄体破裂综合分析外科症状与CT的影像学特点。结果黄体破裂患者,临床症状多轻微,多为轻度腹痛。CT表现则多发生于右侧,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囊壁多可见局部缺损区,周围可见高密度血肿形成。结论黄体破裂以临床症状轻微但CT表现为急性同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为明确诊断提供帮助。
严海清苏夏岚陈晓飞陈虹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黄体破裂急诊误诊
曲面重建与最小密度投影CT技在胰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曲面重建与最小密度投影技在胰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临床拟诊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行cT检查,获得胰胆管及病变MPR、MinIP及cPR-MinIP三组图像,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按“优、良、差”作3级评价。结果2位阅片者的评价意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86)。MPR组与MinI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MinIP组与MPR、MinI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PR-MinIP技并选择合理的投影块厚度,能够为胰胆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提供更清晰、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该技为胰胆管疾病的影像检查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快捷的二维图像后处理手段。
薛敏剑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曲面重建
软骨母细胞瘤的综合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综合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胫骨4例、股骨3例、肱骨1例、腓骨1例、下颌骨2例、肩胛骨1例、髌骨1例、距骨1例,9例呈类圆形或分叶状骨质破坏,8例伴硬化边,9例伴钙化或骨化,7例有骨膜反应,5例跨越骺板累及干骺端,T1WI病灶信号与肌肉大致相等,T2WI及STIR病灶呈混杂信号,5例伴有病骨骨髓水肿,4例伴周围软组织水肿,2例有邻近关节腔积液,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软骨母细胞瘤是常伴有钙化和骨膜反应,以发生在长骨为主的局灶性溶骨性病变,综合影像学检查对显示病灶的特点、范围及周围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诊断作用。
陈鹏翅宋玲玲项一宁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胃肠道间质瘤的64排螺旋CT表现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果相对比,以此来评价C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及病理证实的1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64排螺旋CT影像表现并对病理结果分析。结果:18例胃肠间质瘤位于胃部6例,空肠6例、回肠4例,2例位于腹膜后、盆腔,肿块最大径范围2.0-19cm。18例中平扫肿瘤呈实性软组织肿块5例,13例肿瘤呈密度不均匀,合并囊变、坏死。18例中3例合并瘤内出血,2例病灶有散在点、片状钙化。18例增强扫描5例肿块均为均匀强化;13例呈不均匀性强化,周边强化峰值增高,尤以静脉期显示明显。18例中出现肝脏、腹膜转移5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64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帮助,为临床前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很大的指导意义。64排螺旋CT可做为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吕建广梁理娟符伟平张丽丽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相关作者

王昕光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感兴趣区 定量CT测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脂肪肝 肝脏
张丽丽
作品数:1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病理分析 CT表现 64排螺旋 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
杨登法
作品数:54被引量:324H指数:8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表现 多层螺旋CT MSCT 阴性
许青
作品数:42被引量:25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摆位误差 放疗 真空垫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于传宝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研究主题:硬膜外血肿 CTA 脑血管病变 头颈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