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19篇“ 体外抗炎“的相关文章
- 二苄基丁烷型木脂素新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 炎症是由感染或损伤引起的一种机体防御反应,与许多疾病的进展有关。主要的抗炎药物有甾体抗炎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但大部分抗炎药都具有显著的副作用。因此,寻找高效、低毒、选择性更好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活性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治疗炎...
- 王珍
- 关键词:衍生物
- 香附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研究香附Cyperi Rhizom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制备型正相HPLC对香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以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炎症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香附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鉴定为:24-methylenecycloartenone(1)、cyperenal(2)、patchoulenone(3)、4,5,6,7,8,8a-六氢-3,4,8,8-四甲基-1H-3a,7-亚甲基甘菊环-4-醇甲酸酯(4)、4-烯-广藿香醇(5)、cyperenol(6)、cyperolactone(7)、(-)-caryophyllene oxide(8)、humulene epoxideⅡ(9)、humulene diepoxide A(10)、α-tocopherol(11)、litseachromolaevane A(12)、hyperhubein G(13)、nootkatone(14)和mustakone(15)。化合物4和11可显著抑制NO的释放,抑制率分别为(49.17±0.01)%和(51.91±0.05)%。结论本文首次使用制备型正相HPLC技术对香附石油醚层进行系统分离,化合物2、6、9~11和13为首次从莎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莎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和7为首次从香附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11有较强的体外抗炎活性。
- 韩建卫孙延平杨炳友王秋红匡海学
- 关键词:香附化学成分抗炎活性
- 铜藻多酚的体外抗炎和降血糖活性被引量:1
- 2024年
-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铜藻多酚粗提液,并研究纯化后铜藻多酚的体外抗炎和降血糖活性。利用脂多糖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结果发现,铜藻多酚降低炎症介质NO含量的最佳质量浓度为40μg/m L。与模型组相比,30μg/mL的铜藻多酚溶液可使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IL-1β 3种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对炎症因子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抑制作用,但是对炎症因子IL-1β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作用不显著,铜藻多酚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铜藻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5.96μg/mL,根据双倒数曲线发现铜藻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竞争性抑制常数Kic值为0.06μg/mL,非竞争性抑制常数Kiu值为6.68μg/mL,说明铜藻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是非竞争性大于竞争性的混合可逆性抑制。以上结果表明铜藻多酚具有较好的抗炎和降血糖活性,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原料,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 何袅袅李孟昱蔡树芸施丽君陈伟珠陈晖洪专张怡张怡评
- 关键词:抗炎活性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动力学
- 稀花八角枫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稀花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 subsp.pauciflorum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稀花八角枫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体外炎症模型测定化合物对一氧化氮(NO)释放的抑制作用。结果:从稀花八角枫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八角枫碱(1)、尿嘧啶(2)、尿嘧啶苷(3)、5-羟基-2-羟基甲基吡啶(4)、β-腺苷(5)、5-(hydroxymethyl)-1H-pyrrole-2-carbaldehyde(6)、N-trans-cinnamoyltyramine(7)、6-hydroxy-3,4-dihydro-1-oxo-β-carboline(8)、8-羟基喹啉(9)、(-)-(2R)-1-O-β-D-glucopyranosyl-2-{2,6-dimethoxy-4-[1-(E)-propen-3-ol]phenoxyl}propane-3-ol(10)、愈创木基甘油-9-O-β-D-吡喃葡萄糖苷(11)、4-O-(glycer-2-yl)-dihydroconiferyl alcohol-1′-O-β-D-mannopyranoside(12)、3,5-dimethoxy-4-O-β-D-glucopyranosylphenylpropane-7,9-diol(13)、4-(2,3-di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14)、7-(3-ethoxy-5-methoxyphenyl)propane-7,8,9-triol(15)、4-(α-L-鼠李吡喃糖基氧基)苯甲醛(16)、对羟基苯甲醛(17)、丁香醛(18)、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9)、(R)-6-hydroxy-4,7-dimethyl-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20)、对羟基苯乙酮(21)、二氢松柏醇(22)、邻苯二酚(23)、dibothrioclininsⅡ(24)、水杨苷(25)、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26)、2-(ethoxymethyl)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27)、3′-O-methyl-3,4-di-O-methylenedioxyellagic acid(28)、岩白菜素(29)、3′-O-methyl-3,4-methylenedioxy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30)。结论:其中,化合物3~10、12~22、24、26、27、29为首次从八角枫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1、23、25、28、30为首次从稀花八角枫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7、11~13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 王美芹朱敏汇杨婷汪洋刘亭刘亭李勇军
-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炎活性
- 盐知母多糖SAAP-A-1分离纯化及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从盐炙知母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精制盐知母多糖(SAAP-A-1),对其结构和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获得盐知母多糖(SAAP),通过阴阳离子交换及DEAE-52纤维素树脂分离纯化得到盐知母多糖SAAP-A-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PMP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UV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等方法对SAAP-A-1进行结构解析;采用CCK-8法检测SAAP-A-1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上清中IL-1β、TNF-α、IL-6的含量,RT-PCR法测定IL-1β、TNF-α、IL-4、IL-10、iNOS mRNA的释放水平。结果经HPLC测定SAAP-A-1为均一酸性多糖,主链主要有由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78×10^(5) Da。体外研究表明,SAAP-A-1可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降低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NO含量及TNF-α、IL-1β、iNOS mRNA表达水平;升高抗炎介质IL-4、IL-10 mRNA表达水平。结论SAAP-A-1为首次从盐知母粗多糖中分离得到,可能是盐知母发挥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
- 白浩东张子东曾元宁王秋红匡海学
- 关键词:多糖抗炎活性
- 玉女煎体外抗炎最佳活性部位筛选及其物质基础研究
- 2024年
- 目的筛选玉女煎复方体外抗炎的最佳活性部位,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探讨其物质基础。方法玉女煎复方采用水提取,提取物浓缩后经D101大孔树脂进行粗分,分为水洗脱、30%乙醇-水洗脱、60%乙醇-水洗脱及95%乙醇-水洗脱4个洗脱部位。采用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评价玉女煎水提液及各洗脱部位的抗炎活性,使用MTT法和Griess法检测细胞活力和一氧化氮生成量。随后对筛选出的最佳活性部位的抗炎活性进行验证。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TNF-α、IL-6水平,用显微暗场成像法观察细胞形态,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内NF-κB p65表达。最后通过中压色谱分离凝胶柱分离结合活性追踪的方法对最佳活性部位成分进行分离,用核磁共振仪进行鉴定。结果玉女煎水提液、水洗脱部位、30%乙醇-水洗脱部位及60%乙醇-水洗脱部位均有抗炎活性,其中水洗脱部位和30%乙醇-水洗部位抗炎活性弱于水提液,60%乙醇-水洗脱部位抗炎活性最强,95%乙醇-水洗脱部位无抗炎活性。60%乙醇-水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细胞形态改变、NF-κB p65表达及入核增加的抑制作用最强,从该部位分离出了sonnerphenolic B、(+)-nyasol、broussonin A、2,4-二甲基苯甲酸和2,4-二羟基苯甲酸5个化合物,其中3个归属知母。结论60%乙醇-水洗脱部位为玉女煎抗炎的最佳活性部位,知母可能是其抗炎活性的主要贡献者。
- 吕洁王岩松杨娟雷莉妍
- 关键词:玉女煎抗炎作用
- 史氏鲟鱼精肽的制备、体外抗炎活性评价和结构表征
- 2024年
- 旨在研究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鱼精肽(sturgeon milt peptide,SMP)的抗炎潜力及其分子特性。首先对鲟鱼精蛋白进行提取、酶解、纯化得到SMP,评估了其对一氧化氮(NO)和牛血清白蛋白变性的抑制效果。然后利用现代波谱技术测定其分子质量、二级结构、晶体结构、质子峰分布和氨基酸序列等,并基于此预测氨基酸序列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在10 mg/mL质量浓度下,SMP对NO和牛血清蛋白变性的抑制率分别为45.33%和60.34%,显著高于鲟鱼精蛋白(P<0.05)。SMP中碱性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分别占37.45%和36.77%,其中精氨酸占比最高(16.28%)。SMP分子质量集中于206~1040 Da之间,主要呈现不规则的无定形结构,水溶液状态下暴露更多的疏水性基团。SMP中含有较多的短肽,包括MPY、YWH、YPY和VPPL等,这些肽序列具有抗炎特性。综上,SMP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是一种有前途的天然抗炎肽来源,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潜力。
- 刘文博赵青李海蓝廖涛鉏晓艳
- 关键词:抗炎活性氨基酸序列
- 饲料用连翘叶不同提取物体外抗炎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研究旨在比较饲料用连翘叶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抑菌活性。运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研究连翘叶水提取物、连翘叶40%乙醇提取物和连翘叶80%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并通过抑菌试验对3种连翘叶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生成水平,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水平。并使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表明:3种连翘叶提取物均能抑制NO、IL-1β、IL-6和TNF-α的生成,抗炎活性80%乙醇提取物>40%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抑菌活性40%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80%乙醇提取物,3种连翘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饲料用连翘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抑菌作用,可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
- 韩勇
- 关键词:连翘叶提取物抗炎活性抑菌活性
- 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的制备及其体外抗炎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从射干中分离制备高纯度的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并探究其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重结晶法相结合从射干中分离纯化制备鸢尾甲苷A及鸢尾甲苷B单体;采用改良的Ellman比色法测定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的影响;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给药范围;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β)和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蛋白表达。结果:聚酰胺对鸢尾甲苷A及鸢尾甲苷B有良好的分离纯化效果,并通过重结晶得到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单体,经HPLC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纯度均>98%;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对AChE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给药浓度在12.5~200μg·mL^(-1)范围内对RAW 264.7细胞无抑制作用;与LPS模型组比较,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均能抑制细胞中NO,TNF-α,IL-β,IL-6的释放(P<0.05),且呈剂量关系,并能上调胆碱能抗炎通路α7nAChR蛋白表达(P<0.05)及下调花生四烯酸通路中COX-2蛋白和NO通路中iNOS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鸢尾甲苷A和鸢尾甲苷B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炎活性,其抗炎机制是通过调节胆碱能抗炎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及NO通路,减少巨噬细胞中NO,TNF-α,IL-β和IL-6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实现多途径抗炎作用。
- 郭文慧高萌杨元丰熊豪陈海芳朱文杰杨武亮
-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抗炎RAW264.7细胞
- 17种中草药体外抗炎作用研究
- 2024年
- 采用超声提取法利用水和乙醇分别获得17种中草药的水和醇提物,将其作用于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通过检测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和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1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综合评价其抗炎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花蒿、冷蒿、白头翁、龙蒿、白鲜果皮、多叶棘豆、斜茎黄耆种皮、灵芝菌棒、苍术根须、山韭醇提物和黄花蒿、冷蒿、广布野豌豆、东北珍珠梅、苍耳、茜草水提物无细胞毒性;通过评估无细胞毒性醇和水提物抗炎活性,最终证明冷蒿水提物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可显著降低IKKβ、p65和IKKα表达量,揭示了其可通过调控NF-κB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本试验结果为冷蒿防治畜禽细菌性肠炎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田薇王亚冬张同存李秀梅
- 关键词:中草药水提物醇提物抗炎炎症因子
相关作者
- 张少辉

- 作品数:125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病原体感染 生物活性肽 免疫调节功能 体外免疫 抗氧化功能
- 郭丽娜

- 作品数:107被引量:4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体外抗肿瘤活性 白鲜皮 白鲜 硅胶柱色谱
- 何祥久

- 作品数:58被引量:1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 研究主题:波谱学 抗炎 体外抗炎 药效学试验 抗癌药物
- 王宜海

- 作品数:45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
- 研究主题:波谱学 抗炎 体外抗炎 药效学试验 抗癌药物
- 刘吉成

- 作品数:282被引量:1,143H指数:16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
-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玉米须 硅胶柱色谱 抗肿瘤 薄层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