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1篇“ 低剂量对比剂“的相关文章
低剂量对比结合静脉团注追踪法在鼻咽癌放疗定位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结合静脉团注追踪法在鼻咽癌放疗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100例拟行放疗定位CT扫描的鼻咽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碘对比80 ml,行常规定位扫描,延迟扫描时间50 s;观察组(50例)给予碘对比50~60 ml,采用静脉团注追踪技术定位扫描,观察时间-CT值监测曲线,待峰值跌落时手动触发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增强强化值、碘对比剂量,并评估不同造影用量下计划靶区的剂量计算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剂量差值,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图像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的碘对比用量较对照组减少28.75%(t=-42.11,P<0.001);对照组中的颈动脉、颈静脉的CT强化值较观察组高32.58%和21.02%(t值分别为-8.11、-4.82,均为P<0.001),鼻咽部大体肿瘤体积(GTV)及胸锁乳突肌的CT强化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图像均能满足放疗靶区勾画的要求,主观评分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P=0.175),鼻咽部GTV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名医师对图像主观评分及GTV靶区显示情况的结果一致性较高,κ值为0.77;不同造影用量下两组患者的计划靶区剂量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定位中,应用低剂量对比结合静脉团注追踪技术可以保证图像质量并满足靶区勾画,有效降患者碘对比的摄入量,降患者碘对比不良反应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韦婷成肇杰梁卫学刘光明王占宇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CT血管造影应用双流速低剂量对比对冠脉各节段图像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应用双流速低剂量对比对冠脉各节段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CT造影检查的患者108例,根据入院时间将纳入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对比进行检查,观察组使用双流速低剂量对比,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冠状动脉各部分CT值。结果图像质量评分:对照组(2.91±0.63)分,观察组(3.18±0.61)分,差异有意义(P=0.026);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回旋支中段及前降支远端CT值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左冠状动脉起始部及右冠状动脉远端CT值较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CT血管造影应用双流速低剂量对比能提高冠脉各节段图像质量,对冠状动脉各部位CT值无较大影响,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宋兰兰
关键词:CT血管造影低剂量对比剂冠脉
低剂量对比在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对比在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行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的118例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造影对比剂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注射50 mL碘海醇注射液)66例与对照组(注射70 mL碘海醇注射液)52例。两组均给予CT造影检查,比较两组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显影CT值、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静脉残留显影CT值、图像质量评分,以及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对比显影CT值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等对比残留显影CT值均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3/66),于对照组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在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对比无明显差异,且可减少对比残留、降不良反应发生率。
王巧润
关键词:低剂量对比剂多排CT头颈部血管病变
管电压联合低剂量对比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2024年
管电压联合低剂量对比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本院2022-2023年期间的头颈部CTA检查患者20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电压和对比进行扫描,观察组采用管电压和低剂量对比进行扫描。结果 两组头颈部CTA成像质量等结果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管电压联合低剂量对比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宋耀堂
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检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检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使用常规剂量对比患者29例,低剂量对比患者30例),所有数据均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 planar reformatting,MRP)、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现(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由两名高年资(副主任职称以上)医生采用双盲法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并在工作站分析患者肺动脉CTA图像中肺动脉干及两下肺动脉CT值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常规剂量对比肺动脉CTA与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图像质量在主观评估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肺动脉干、两下肺动脉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肺静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无差别。结论: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无明显差异,客观评估无统计学意义,并且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无影响,且所用造影剂量较少,故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有效降对比的使用量,为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宋福遥刘巧林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低剂量对比剂
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成像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4年
分析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成像检查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及成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02月~2023年11月本院接诊疑似肺动脉栓塞的77例患者临床影像学诊断情况,患者均于期间接受肺动脉CTA检查,以检查中对比剂量差异分组为常规剂量组39例、低剂量组38例。比较分析两组肺动脉血管影像强化参数、定量参数、整体影像质量评分、上腔静脉影像质量评分及肺动脉栓塞诊断效能差异。结果:(1)低剂量组左、右肺静脉血管影像强化参数均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较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肺动脉CTA检查中CT值、背景噪声定量参数均升高,且SNR、CNR、CTDIvol及DLP定量参数均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整体影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肺动脉CTA所得上腔静脉影像质量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对肺动脉栓塞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较常规剂量对比肺动脉CTA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肺动脉CTA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可在减少增强成像中对比应用剂量及辐射剂量后,维持良好的成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提升患者CT诊断安全性。
莫沛南
关键词: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栓塞
GE128排CT低剂量对比在头颈部CTA中应用的研究
2024年
分析GE 128排CT低剂量对比在头颈部CTA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头颈部CTA的50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采用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对比(碘佛醇350 用量为55ML,23例),观察组采用10ml对比进行颈内动脉循环时间的测试再使用35mL对比进行头颈部血管动脉成像,对比(碘佛醇35035mL,27例)。观察两组CTA后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评价。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对2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并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辐射剂量评分及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强化程度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头颈部CTA患者中,GE 128排CT配合低剂量造影具有更好的辐射剂量整合性和图像质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最准确的诊断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
尹凤日
关键词:图像质量
低剂量对比在128层CT头颈部CTA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低剂量对比在128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头颈部血管造影(CTA)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选取中山市港口医院2022年3月—2023年12月诊治的头颈部CTA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头颈部CTA,扫描参数相同,对比注射剂量不同。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对比总量为60mL,实验组对比总量为40mL。对比两组的CT图像质量、头颈动脉强化程度、静脉伪影与充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CT图像质量评分均以3分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大脑中动脉起始处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主动脉弓的CT值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锁骨下静脉伪影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颈静脉充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应用在128层CT头颈部CTA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同时,可节省费用、减少对比带来的不良反应。
王敏灵周长元郑超李燕芳袁田发谷军梅
关键词:脑血管病低剂量图像质量
低剂量对比用于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究低剂量对比用于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1年01月-2023年03月,以128例进行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64例患者。低剂量组在低剂量对比状态下完成血管造影,正常剂量组在正常剂量对比状态下完成血管造影,比较低剂量组、正常剂量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头颈部动脉CT值、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显影CT值、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比静脉残留显影CT值、造影不良反应率。结果 低剂量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与正常剂量组患者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患者左CCA起始部位、右CCA起始部位、右SA起始部位、左V2起始部位、右V2起始部位、左ECA起始部位、右ECA起始部位、左ICA起始部位、右ICA起始部位、左ICA虹吸部位、左CCA环状软骨、右CCA环状软骨的CT值于正常剂量组患者(P<0.05);低剂量组患者左SA起始部位、右ICA虹吸部位、左P1起始部位、右P1起始部位、左A2起始部位、右A2起始部位与正常剂量组患者比较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主动脉弓、大脑中动脉M1段的对比显影CT值于正常剂量组患者(P<0.05)。低剂量组患者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头臂静脉的对比静脉残留显影CT值于正常剂量组患者(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造影不良反应率小于正常剂量组患者(P<0.05)。结论 在多排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可保证图像质量、头颈部CT值符合要求,还可减少造影不良反应。
路开民
关键词:对比剂
256排能谱CT低剂量对比用于肝门静脉成像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研究256排能谱CT低剂量对比用于门静脉成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肝门静脉扫描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256排能谱CT联合低剂量对比扫描,对照组患者行常规CT检查。记录两组患者辐射剂量,比较其图像质量、噪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DI)、有效辐射剂量(ED)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显著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信噪比(SNR)和图像噪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比度噪声比(CN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排能谱CT低剂量对比用于门静脉成像检查所得的图像质量可靠,检查时辐射剂量小,安全性良好,具有可行性。
欧建辉黄龙全毛一朴谯秀逢黄亮
关键词:能谱CT低剂量对比剂门静脉成像

相关作者

刘杰
作品数:170被引量:765H指数:1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图像质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能谱CT 对比剂
冯湛
作品数:44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CTA 生理盐水 低剂量对比剂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服药
姚建军
作品数:34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管电压 CTA 胰腺囊性肿瘤 生理盐水 低剂量对比剂
张永高
作品数:158被引量:712H指数:1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成像 图像质量 CT
高剑波
作品数:1,000被引量:4,025H指数:2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成像 CT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