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9篇“ 人骨形成蛋白“的相关文章
一种适合大肠杆菌表达的骨形成蛋白2编码基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形成蛋白2编码序列,所述骨形成蛋白2的基因具有(a)或(b)结构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所述(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b)的核苷酸序列具有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
筴文奎
一种适合大肠杆菌表达的骨形成蛋白2编码基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形成蛋白2编码序列,所述骨形成蛋白2的基因具有(a)或(b)结构的核苷酸序列;其中所述(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b)的核苷酸序列具有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
筴文奎
文献传递
氟化钠对重组骨形成蛋白-2应用于大鼠异位成协同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先天性畸形、外伤、感染、肿瘤可以导致缺损,需要通过移植进行修复。尽管现在已经存在很多种的移植技术,但由于附加手术侵袭,自体源的限制,异体免疫排斥和感染等因素的影响,研发诱导材料代替移植显得...
史怡凡
关键词:氟化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异位成骨
重组骨形成蛋白-4对样细胞MG-63增殖分化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组骨形成蛋白-4(rhBMP-4)对样细胞MG-63的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样细胞系MG-63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在5%CO2、37℃培养箱中,rhBMP-4诱导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用PNP比色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羟脯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羟脯氨酸含量。结果:5、10、20 ng/mL的rhBMP-4均能诱导MG-63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10 ng/mL rhBMP-4能增强MG-63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Ⅰ型胶原的分泌(P<0.05)。结论:rhBMP-4能诱导样细胞MG-63的增殖及分化。
胡骏张俊溢刘雯君黄文霞
关键词:成骨细胞增殖分化
重组骨形成蛋白-2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及蛋白复性纯化
2019年
目的构建一株高效表达骨形成蛋白2(hBMP-2)的基因工程菌株,并通过复性、纯化获得有生物活性的rhBMP-2。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法将hBMP-2基因片段与pET-28a(+)质粒载体相连,构建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工程菌发酵后,超声破碎收集包涵体,包涵体经裂解后通过稀释复性法进行复性,SDS-PAGE检测复性情况,并采用HiTrapHeparinHP纯化,C2C12细胞检测活性。结果rhBMP-2在大肠杆菌中以无活性的包涵体形式表达,1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rhBMP-2包涵体湿重可达20g/L。采用稀释法复性,蛋白复性率大于40%,亲和层析纯化后,二聚体蛋白纯度达95%以上,且能诱导C2C12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具有同市售产品相同的细胞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rhBMP-2的基因工程菌株,复性方法简单且无需对包涵体进行纯化,蛋白复性浓度高,纯化方法简便,大大降低了工业化生产成本。
张秀华刘飞刘飞陈勉刘霞刘金明凌沛学王凤山
关键词:人骨形成蛋白2包涵体复性纯化
骨形成蛋白7对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7 (BMP-7)对牙髓细胞(h DP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 DPCs并鉴定,采用不同浓度的BMP-7处理h DPCs,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钙化结节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和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等成牙本质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BMP-7对h DPCs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钙化结节的形成,提高细胞中ALP活性,并上调DMP-1和DSPP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BMP-7对h DPCs增殖无促进作用,但可明显促进h DPCs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喻刚蒋玉清刘文钊苏玲瑜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7人牙髓细胞增殖分化
重组骨形成蛋白成熟肽4对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组骨形成蛋白成熟肽-4(rhBMP-4m)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rhBMP-4m治疗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rhBMP-4m治疗组小鼠接受^(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剂量7 Gy,全身照射200 s;正常对照组小鼠不接受照射。模型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 mL,rhBMP-4m治疗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rhBMP-4m 0.5 mg,连续治疗6 d。分别于照射后第1、3、5、7、9天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髓单个核细胞数、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比例;照射后第9天进行脾结节计数,并计算脾脏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脾体比)。结果照射后第1天3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3、5、7、9天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照射后第3、5天rhBMP-4m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7、9天rhBMP-4m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照射后各时间点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照射后第1、3天rhBMP-4m治疗组小鼠髓单个核细胞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5、7、9天rhBMP-4m治疗组小鼠髓单个核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照射后各时间点的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hBMP-4m治疗组小鼠照射后第1、3天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5、7、9天rhBMP-4m治疗组小鼠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的百分率高于模型组(P<0.05)。照射后第9天,模型组小鼠脾结节计数高于正常对照组,脾体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rhBMP-4m治疗组小鼠脾结节计数和脾体比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辐射可引起小鼠髓造血�
王涛康涛雷琦杨谦曹冰清
关键词:CD34+
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及其表达
本发明提供了骨形成蛋白2,其为成熟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或是在SEQ?ID?NO:2所示序列上添加、缺失和/或取代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而得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该骨形成蛋白2的药物组合物,用于促...
筴文奎
文献传递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加载重组骨形成蛋白2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  本实验利用两步法阳极氧化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双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并以此为载体、羰基二咪唑(CDI)为交联剂向外接枝偶联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构建TiO2纳米管-CDI-rhBMP-2复合生物活...
孙子环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人骨形成蛋白2羰基二咪唑生物活性材料
文献传递
纳米级多孔负载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支架对前成细胞株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背景:对于缺损,通常需要通过组织或成材料的移植或充填进行修复。切取自体组织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损伤和继发畸形,为此,新一代的成材料研究迫在眉睫。目的:构建含骨形成蛋白2质粒DNA的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材料,并观察其对小鼠前成细胞MC3T3-E1分化的影响。方法:制备纳米级多孔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并负载含骨形成蛋白2目的基因的质粒DNA形成基因修饰的支架材料。建立小鼠前成细胞细胞株MC3T3-E1与复合支架的体外培养体系。将其分为支架组和平皿组,再根据质粒的浓度每组再分为2个小组。复合培养后取样通过扫描电镜和光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诱导1,3,7,14 d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诱导1,3,7,14 d观察成细胞相关基因Ⅰ型胶原αⅠ链基因、锌指结构转录因子、唾液酸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含骨形成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纳米β-磷酸三钙/Ⅰ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上细胞黏附数、分化数量及材料表面分布都高于单纯含骨形成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P<0.05);(2)通过用茜素红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支架组对小鼠前成细胞MC3T3-E1成能力的影响优于平皿组;(3)结果提示,负载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β-磷酸三钙/胶原支架材料将具有传导性的支架与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因子复合,形成复合支架同时具备传导性和诱导性,是一种理想的缺损修复材料。
阮蔷赵刚郭睿肖月李超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胶原生物材料人骨形成蛋白2

相关作者

陈苏民
作品数:227被引量:7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克隆 纯化 基因克隆
陈南春
作品数:133被引量:348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纯化 克隆 人骨形成蛋白
刘新平
作品数:234被引量:895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NDRG2 基因表达 克隆 纯化 PH结构域
杨连甲
作品数:250被引量:1,004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骨形成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BMP 骨肉瘤 免疫组化
范清宇
作品数:514被引量:2,029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骨肉瘤 骨肿瘤 成骨肉瘤 骨水泥 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