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篇“ 人胎肝干细胞“的相关文章
- 二乙基亚硝胺对人胎肝干细胞的毒性效应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rtosamine,DENA)对人胎肝干细胞的毒性效应,为评价其遗传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DENA(0、450、900、1350、1800、2250μg/ml)处理人胎肝干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DENA对体外培养的人胎肝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不同剂量DENA处理后人胎肝干细胞DNA的损伤情况;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方法检测DENA诱导后人胎肝干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人胎肝干细胞经900、1350、1800μg/ml的DENA处理48 h后,细胞存活率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胎肝干细胞经DENA处理24 h后,出现染色体固缩、浓染等细胞凋亡表现;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发现,当DENA为900和1350μg/ml时,具有致DNA断裂的作用,尾部DNA含量分别达到(18.44±4.99)%和(17.33±3.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15±0.004)%,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在1800和2250μg/ml时,彗星拖尾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DENA对人胎肝干细胞具有直接毒性效应,引起DNA损伤,具有潜在遗传毒性。
- 彭哲杨丹凤颜培华肖忠海李曦卫华曹燕卿张竞丹
- 关键词:人胎肝干细胞二乙基亚硝胺MTT单细胞凝胶电泳
- 乙型肝炎病毒(HBV)体外感染人胎肝干细胞研究
-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呈全球性流行,是引起人类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原体。由于HBV感染的高度种属和组织特异性,缺少稳定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一直是病毒致病机理研究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本课题通过HBV对人胎肝...
- 李君文王姝金敏陈照立王新为谌志强邱志刚
- 关键词:传染病学乙型肝炎病毒肝干细胞体外
- 文献传递
- 人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mRNA转录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大量扩增培养人胎肝干细胞的方法,研究其形态、特性及mRNA转录情况。方法:采用两步灌流法结合链霉蛋白酶消化及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2~20周胎龄的胎肝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RT-PCR方法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刚分离的细胞活力在80%以上,原代培养3d开始出现小细胞团,2周后即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落,细胞体积小,核质比大;原代、传代培养的胎肝细胞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卵圆标记蛋白OV-6、细胞分化抗原34免疫染色阳性;RT-PCR分析证明胎肝干细胞中AFP、白蛋白、CK19、CK18和八聚体结合蛋白(OCT)-4mRNA的表达。结论:分离了胎肝干细胞,具有肝细胞、胆管细胞及干细胞表面标志及相应的基因表达,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
- 郭向飞金敏陈照立李君文
- 关键词:胎肝干细胞MRNA转录
- 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人胎肝干细胞的初步研究
- 郭向飞
- 文献传递
- 人胎肝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对人胎肝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为其在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16—29周龄死产人胚胎肝脏,参照本室建立的方法对胎肝干细胞进行分离.所获细胞悬液用50 g反复离心,沉淀物用F12培养液悬浮细胞:将细胞悬液加入Percoll液进行梯度离心,吸取50%与70%Percoll层之间的细胞层,用Hanks液洗涤两次后离心.将细胞团悬浮于DMEM/F12(2:1)培养液中,接种于塑料培养瓶或六孔培养板中;在37℃50 mL/L CO2孵箱中培养.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表型. 结果:原代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体积明显小于肝细胞,胞核大而胞质少,核浆比较小,培养中细胞生长旺盛.培养的细胞胞质CK19,OV6及白蛋白染色均呈阳性;部分细胞胞质同时表达白蛋白和CK19. 结论:人胚胎肝脏中存在在肝干细胞,这些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分化状态.
- 毛海洲陈耀凯王宇明张磊刘国栋
- 关键词:胎肝肝干细胞人胎体外分离DMEM
- 来源于人胎肝干细胞的肝癌细胞系建立及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探讨胎肝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的变异归宿问题. 方法:原代分离培养人胎肝干细胞,从中筛选出一生长旺盛之集落,体外长期培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进行了细胞倍体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细胞周期;在Scid鼠体内接种细胞进行成瘤性验证. 结果:从人胎肝组织中成功分离出一胎肝干细胞集落,在体外长期培养下可分化为肝癌细胞.其细胞增值核抗原指数高达100%;倍体分析常见多倍体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G1期细胞约占48%,G2期细胞约占18%,S期细胞约占34%.Scid鼠体内成瘤实验显示,接种细胞后2-3 wk 成瘤,具有100%的成瘤性.显微镜下所见细胞大小不一,异型性明显,核仁大,核分裂活跃. 结论:人胎肝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细胞,确实可分化为肝癌细胞.从人胎肝干细胞中分离培养出肝癌细胞对于肝癌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朱争艳杜智李涛张金卷
- 关键词:人胎肝干细胞细胞系建立体外长期培养SCID鼠倍体分析S期细胞
- 人胎肝干细胞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损伤肝脏中的植入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培养肝干细胞,并观察其在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损伤肝脏中的植入.方法:从孕4.5~6周的人胚胎肝脏中分离干细胞并进行体外长期培养,用RT PCR方法检测肝干细胞相关分子标志以及八聚物结合蛋白4(Oct-4)的表达,然后植入经四氯化碳(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的SCID小鼠体内,在移植后2、l0、17d分别对受体鼠肝脏冰冻切片进行荧光观察和H-E染色.结果:所建立的胎肝细胞系不仅表达二肽水解酶Ⅳ(DPPⅣ)、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CK)19、γ-谷氨酰转肽酶(γ-GT)、CK18、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等肝干细胞相关标志,还表达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在细胞移植后2 d,肝脏冰冻切片未见绿色荧光;移植后10 d和17d肝脏冰冻切片见散在的绿色荧光.对同一切片做H-E染色,发现绿色荧光部位为肝板内的多个成熟肝细胞.结论:从人胚胎肝脏中分离的干细胞能够植入SCID小鼠的损伤肝脏.
- 苏娟李文林陶欣荣朱海英王新民李建秀田棣余宏宇Joseph T Lau胡以平
- 关键词:肝干细胞胚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细胞移植
- AFP启动子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人胎肝干细胞研究
- 世界上对干细胞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它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当前,由于各种肝病患者不断增长和肝脏捐献器官来源的缺乏,对肝干细胞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这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许多肝脏疾病的产生机理和可能的治疗途径,...
- 秦大江
- 关键词:胎肝细胞免疫缺陷AFP启动子
- 文献传递
- 人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被引量:2
- 2004年
- 为探讨人胎肝中干细胞的存在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采用原代分离法培养人胎肝细胞集落 ,免疫组化鉴定细胞集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结果 :从人胎肝组织中成功分离表达甲胎蛋白 (AFP)、白蛋白、波形蛋白等标志物的胎肝干细胞集落。证实人胎肝中同样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细胞。
- 王小平陈瑞芬宋爱利裴雪涛
- 关键词:人胎肝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
- 人胎肝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被引量:1
- 2004年
- 为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人胎肝干细胞 ,从原代分离培养人胎肝干细胞集落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细胞集落分子标志物的表达 ;在体外特定细胞因子作用下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 ,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从人胎肝组织中成功分离表达AFP、Albumin、Cytokeratin等标志物的胎肝干细胞集落 ,在体外特定细胞因子作用下肝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成熟肝脏细胞。因此人胎肝中同样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原始细胞 ,体外可定向分化为成熟肝细胞。
- 朱争艳杜智李涛张金卷马瑞丽
- 关键词:胎肝人胎肝干细胞集落诱导分化
相关作者
- 朱争艳

- 作品数:234被引量:45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癌 肝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癌 肝细胞
- 张金卷

- 作品数:106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干细胞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细胞移植 大鼠肝 细胞分离
- 杜智

- 作品数:454被引量:1,44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癌 肝细胞 肝细胞癌 肝肿瘤 HB-H-6树脂
- 李涛

- 作品数:162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HB-H-6树脂 微囊 血浆灌流 肝干细胞 血液灌流
- 王小平

- 作品数:281被引量:1,180H指数:16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蜂胶 热休克蛋白70 丹参 红花 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