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059篇“ 人肝癌细胞HEPG-2“的相关文章
- 发酵桦褐孔菌诱导人肝{2}HepG-2凋亡的作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发酵桦褐孔菌(FIO)诱导人肝{2}HepG-2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FIO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和剂量相关性;FIO作用于HepG-2细胞后出现明显凋亡形态、凋亡率显著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G_(0)/G_(1)期;FIO各剂量组细胞内Caspase-3,Caspase-9,Cyt-c,Bax/Bcl-2和p5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而ProCaspase-3和Pro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减少,且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FIO对HepG-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而线粒体通路可能参与调节FIO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
- 朴淳健魏宇轩赵国钧王虹力陈正爱
- 关键词:肝癌HEPG-2细胞细胞凋亡
- 盐酸洛拉曲克通过调控caspase-3促进人肝{2}HepG-2凋亡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盐酸洛拉曲克对人肝{2}HepG-2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梯度浓度的NLTX作用于人肝{2}HepG-2后,检测NLTX对HepG-2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NLTX能抑制人肝{2}HepG-2增殖并诱导人肝{2}HepG-2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NLTX可下调HepG-2细胞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及增强caspase-3的活性,促进pro-caspase3向caspase成熟,但对caspase-3的mRNA的转录和翻译无明显影响。结论NLTX可抑制人肝{2}HepG-2的增殖,诱导人肝{2}HepG-2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人肝{2}HepG-2内Bax蛋白的表达及促进caspase-3的成熟,增强caspase-3的活性而发挥作用。
- 李顺延高飞郭虎林
- 关键词:肝癌盐酸洛拉曲克BAXCASPASE-3
- 樟芝三萜酸A通过Wnt/β-catenin信号抑制人肝{2}HepG_2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樟芝三萜酸A通过Wnt/β-catenin信号抑制人肝{2}HepG_2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HepG_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Sailnomycin(163 nmol/L,IC_(50))阳性组及樟芝三萜酸A低(10 mg/L)、中(50 mg/L)、高(100 mg/L)浓度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划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β-catenin、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Wnt蛋白的含量。结果:樟芝三萜酸A对于HepG_2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但无明显细胞毒性。樟芝三萜酸A可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降低Wnt/β-catenin信号的表达水平,上调上皮-间质化相关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结论:樟芝三萜酸A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来逆转HepG_2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这是樟芝三萜酸A抑制肿瘤转移侵袭的机制之一。
- 王瑾官俏兵杨毅郭丽韩晨阳
- 关键词:肝癌细胞HEPG2上皮-间质转化
- 黄芩素对肝癌细胞HepG_2放疗增敏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黄芩素在放疗增敏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肝癌放疗增敏提供新的策略。方法:将HepG_2{2}分为空白对照组、放疗组、药物组、药物加放疗组、肝{2}加药物组,用MTT检测{2}增殖活性、使用流式{2}术检测{2}凋亡活性、检测{2}克隆形成率,并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QRT-PCA检测p53水平。结果:药物加放疗组HepG_2{2}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药物加放疗组HepG_2{2}克隆形成数及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但仍显著高于肝{2}加药物组(P<0.05);药物加放疗组HepG_2{2}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药物加放疗组HepG_2{2}p-53/β-actin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药物加放疗组HepG_2{2}p-53/β-actin mRN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提高放疗增敏作用,提高HepG_2{2}凋亡率,并可有效调控p53蛋白及mRNA水平。
- 安鹏李星瑶蔡子墨党慧敏吴喜利
- 关键词:HEPG2细胞放射疗法
- 牛黄参含药血清调控Bax、Bcl-2表达诱导人肝{2}HepG-2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牛黄参胶囊含药血清对人肝{2}HepG-2的Bax、Bcl-2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并分为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和牛黄参胶囊5%、10%和20%含药血清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ax、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Bax、Bcl-2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牛黄参胶囊20%含药血清能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明显上调Bax表达(P<0.01),明显抑制Bcl-2的表达(P<0.01),并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牛黄参胶囊含药血清能明显上调Bax表达,同时下调Bcl-2表达,可能是其诱导肝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 金伟伟白山岭肖明中陈晨刘建忠胡爱萍赵映前
- 关键词:HEPG-2细胞凋亡BAXBCL-2
- 抗菌肽LL-37及其衍生物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比较抗菌肽LL-37及其衍生物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HepG-2为靶细胞,采用不同浓度抗菌肽LL-37及其衍生物处理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测定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随着抗菌肽LL-37及其衍生物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二者的浓度都达到300μg/m L时作用72 h,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大(P<0.01),且抗菌肽LL-37衍生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于抗菌肽LL-37。流式检测结果显示:抗菌肽LL-37衍生物诱导的细胞凋亡率高于抗菌肽LL-37。结论:抗菌肽LL-37衍生物在抗肝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方面的作用优于抗菌肽LL-37。
- 杨浩柯俊付靖瑜汪宏良罗鹏程
- 关键词:衍生物细胞凋亡肝癌细胞
- 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方法 25只大鼠随机分为1倍、2倍、4倍浓度含药血清组,复方环磷酰胺含药血清组(阳性药物血清组),空白血清组5个实验药物组,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阳性药物含药血清、空白血清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体外对HepG-2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2、4倍的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组吸光度值(OD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倍含药血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P<0.05),当4倍浓度含药血清抑制时间为72 h时,抑制率达76.82%,与阳性药物血清组作用相当(抑制率达77.71%)。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均能有效降低肿瘤细胞集落形成,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含药血清浓度增大细胞集落形成数逐渐降低,集落形成抑制率随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蛇黄肝炎汤含药血清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增殖、降低其克隆形成能力作用。
- 林慧
- 关键词:含药血清HEPG-2细胞细胞增殖
- 生脉注射液联合表阿霉素对肝癌细胞HepG-2表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表阿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胃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等疾病治疗。该药物通过抑制胞内遗传物质增殖来发挥功效,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HepG-2是肝组织的肿瘤细胞,有效抑制该细胞的增值是肝癌病情控制的关键。相关报道[1]指出单一化疗药物容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且不良反应较多,目前联合用药抑制肝癌细胞增值成为临床应用热点。生脉注射液是从传统经典方剂生脉饮基础上制成的中成药,
- 盛莉康延海
-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HEPG-2经典方剂生脉饮
- 姜黄素联合索拉非尼增强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姜黄素与索拉非尼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10,5,2.5,1.25μg/mL),索拉非尼(5,2.5,1.25,0.625g/mL)及两者对应浓度联合应用处理肝癌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8h,16h,24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姜黄素20(¨g/mL),索拉非尼10(μg/mL)及两者联合应用处理HepG-2细胞24h后,Annexin V/Pl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NF-Kb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索拉非尼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与单药相比,姜黄素联合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姜黄素、索拉非尼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用药后诱导晚期凋亡作用更强。姜黄素与索拉非尼联合用药后对HepG-2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呈现出G1、G2期阻滞作用。姜黄素与索拉非尼联合用药后,下调肝癌HepG-2细胞NF-κb p65的表达,上调Caspase3的表达。结论:姜黄素与索拉非尼联合用药具有比单用姜黄素或索拉非尼更强的抗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其机制是呈现G_1、G_2期阻滞、下调肝癌HePG-2细胞NF-κb p65的表达,上调Caspase3的表达。
- 常明向吴梅梅李瀚旻
- 关键词:姜黄素索拉非尼联合用药抗肿瘤活性
- 杏鲍菇多糖PEP-2的结构表征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研究杏鲍菇多糖(Pleurotus eryngii polysaccharides)的结构表征及抗肿瘤活性。方法:杏鲍菇多糖经过DEA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杏鲍菇多糖组分PEP-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PEP-2的单糖组成及分子量。采用MTT法检测了PEP-2对肝癌细胞Hep G-2存活率的影响。通过DAPI染色对Hep G-2{2}形态进行观察。结果:HPLC分析表明PEP-2是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的杂多糖,PEP-2的分子量为4.63×10~5u。对Hep G-2抗肿瘤研究活性研究表明高分子量的PEP-2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DAPI染色结果显示没有处理的{2}大而且圆,并没有出现核质浓缩及核仁破碎现象,而PEP-2处理的{2}大部分出现核质浓缩核仁破碎的现象。结论:本研究为开发杏鲍菇多糖作为预防肿瘤的保健食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 姜艳红张玲帆吕瑛汤曦任道远
- 关键词:杏鲍菇多糖纯化抗肿瘤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