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篇“ 争议事项“的相关文章
- 争议事项对和解合同撤销事由的限制及其认定
- 2020年
- 和解合同撤销事由应当在甄别争议事项的基础上合理适用。争议事项对撤销事由的限制,主要是对重大误解制度适用的限制。争议事项的认定应当与和解基础相区分,基于和解合同目的特殊性,当事人意思表示解释有疑问时应先认定为争议事项,和解基础可以通过扩张解释重大误解制度作为撤销事由。争议事项内容范围的认定,应作限缩解释以控制和平衡当事人的风险。作为争议事项不得撤销的限制规则,显失公平制度发挥主要作用,但对其适用还需要根据和解合同的特殊性做主客观要件的特殊考量。
- 陈信勇原永朋
- 关键词:和解合同争议事项
- 地方立法争议事项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
- 近年来,因为第三方评估客观、公正、独立的特点,被频繁引入到地方立法中来,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立法阶段的不同,第三方评估的介入也分为立法前、立法中和立法后三种,其中,对于立法前第三方评估和立法后第三...
- 陶颖
- 关键词:第三方评估
- 文献传递
- 民商事争议事项可仲裁性标准及立法考察被引量:1
- 2016年
- 仲裁作为处理民商事争议的一种法律方式,其主要特点为快捷性与自主性。当劳动人民与企业单位发生纠纷时,可以采用仲裁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仲裁在解决民商事纠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争议的可仲裁性主要是指仲裁法律管理的范围内,可以采取仲裁的方式解决事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不断革新并完善民商事争议的可仲裁性从而满足全球发展趋势并抓住发展机遇。
- 王若雨
- 关键词:民商事争议事项
- 监事报酬应属于公司法调整范畴而非劳动争议事项
- 2016年
- 公司监事与公司之间并非劳动合同关系,监事报酬不属于劳动法处理范围,应属于公司内部治理范畴,受公司法调整。对于监事报酬的标准、发放条件等应遵循公司内部自治原则,但在公司内部治理失效或损害监事合法利益的情况下,审判权可以适度、审慎地介入,依法处理,维护监事的合法权利.
- 徐慧莉张宏毅
- 关键词:劳动合同关系公司法监事争议事项报酬公司内部治理
- 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研究
- 虽然调整商事关系的准则与仲裁活动在古罗马法中已有体现,但当时商品交易在空间上与规模上的有限性,使得相关商业准则的影响力较为薄弱。中世纪时,来自不同城邦、不同港口进行商事交易的商人们,通过自行设立的行商法院解决争议,这样的...
- 孙文平
- 关键词:争议事项可仲裁性法律制度
- 文献传递
- 论外资争议事项的不可仲裁性与我国仲裁管辖权制度的完善——以娃哈哈与达能公司强购案为例证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娃哈哈强购案件中,外资方通过不当契约方式,借助于国际仲裁实现合约利益,凸显出国际投资争议事项的不可仲裁性被仲裁协议的契约性所掩盖,导致仲裁契约性对强制性规则的侵蚀,特别是对诉讼专属性管辖制度的侵蚀。因此,我国应完善仲裁法关于管辖权的规定,在协同化司法改革的大环境下,遵循国际仲裁契约性相对于强制性规则之服从的国际惯例,采取明示列举排除的立法模式,杜绝类似案件的发生。
- 周艳波庞玉石
- 关键词:争议事项仲裁管辖权
- 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对仲裁协议效力的影响
- 2012年
- 长期以来,争议事项是否具有可仲裁性被视作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之一。从实质上来说,争议事项可仲裁性与仲裁协议的效力是与仲裁管辖权相关的两个独立的问题。厘清两者的关系有助于将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认定权交由仲裁庭,推迟法院介入仲裁的时间并减少法院介入仲裁的可能性,使仲裁更少、更晚地受法院的干预和影响。这也恰恰符合了当前减少对仲裁的司法监督的发展趋势。
- 杨月萍
- 关键词:可仲裁性仲裁协议有效性管辖权
-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法律适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仲裁庭和法院对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问题进行审查时,通常适用仲裁地法或法院地法.其实,各国关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立法意在划分本国法院和仲裁庭之间对特定争议的管辖权,立法规定不可仲裁的事项是各国立法为本国法院保留的一块自留地.只有当法院对争议的专属管辖权受到威胁时,才有适用仲裁地法或法院地法的必要.从支持仲裁的角度出发,仲裁庭和法院应适用使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的法律.
- 杨月萍
- 关键词:国际商事可仲裁性法律适用
- 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重新审视被引量:3
- 2010年
- 争议事项可仲裁性曾被视为一国立法对仲裁范围所施加的一种公共政策限制。随着世界各国商事仲裁的发展,公共政策与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日渐脱离。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应重新审视,争议事项可仲裁性源于仲裁作为以合意为基础的争议解决方式所具有的内在局限性去寻找原因。
- 杨月萍
- 关键词: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公共政策
- 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对整个仲裁程序、仲裁制度以及仲裁的双方当事人都有很大的意义。从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界定出发,结合各国立法例的比较研究,对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 张和子
- 关键词:争议事项可仲裁性问题
相关作者
- 张超

-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可仲裁性 法律适用 纪检监察机构 基层检察院 笔迹鉴定
- 马岚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 研究主题:公共利益 可仲裁性问题 可仲裁性 仲裁法 争议事项
- 林昊

- 作品数:8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表决制度 表决程序 北美自由贸易区 拟建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 何挺

- 作品数:60被引量:51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司法 刑事纠纷
- 张杰

- 作品数:12被引量:29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研究主题:货币化进程 对外贸易 货币化 金融控制 金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