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17篇“ 中国近代社会“的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大众认知
2025年
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领袖和导师的马克思、恩格斯极为关注社会发展及其动因。其对社会问题的阐释,由表及里、寻根究底,探寻与统治者歪曲并宣扬的全然不同的因果本质。马克思对小农属性的阐述,是认识底层大众的理论基石。普通小农把统治者的“好事”作为自己的“好事”,把统治者的“坏事”作为自己的“坏事”;他们不但是统治者为了一己利益的牺牲品,而且是统治阶层虔诚的赞美者。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后,这种研究方法非常适合解释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动因,不但可以重新审视主导和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传统认知,对资本、市场、企业、商人、私欲、边沁乃至社会形态、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等条分缕析,犀燃烛照,给予更加客观公允的历史论断,肯定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且使作为被统治阶级的最广大的民众更加明了自己的利益所在,弄清自己的利益与统治者利益的区别,不再与统治者同是非、共命运。
马俊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底层民众中国近代社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社会组织和国家基层治理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北华大学召开
2024年
2024年8月10日,由北华大学研究生院宫炳成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社会组织和国家基层治理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北华大学机关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北华大学校长许适琳,副校长杨洪秀出席会议。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生院
中国近代社会史“三大体系”建设刍议
2023年
近40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一进展并不仅仅表现在研究领域的拓展,而且表现在各种理论概念的多元发展。在拓展、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时听到或看到对社会史研究的某种忧虑,或忧其“碎片”,或虑其“过时”。问题的一面是西方各种流派的理论概念传入阐释或临摹附会,一面是眼花缭乱中的模糊失真或迷失自我,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西方有关理论概念的过程中,提炼更加切合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的理论和概念,进而推进中国社会史研究走向深化。
行龙
关键词:社会史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迷失自我
慈善赈济与近代中国——试论慈善赈济对中国近代社会秩序的矫正功能
2023年
自古以来,各类灾害就与以农立国的中华文明相伴而生。灾荒赈济成为历朝历代政府必须直面的问题。灾荒赈济是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官赈还是义赈,都在社会运行中扮演着“矫正器”作用。近代中国慈善赈济的社会矫正作用是其基本功能,其实际作用的大小与社会多重变量关系紧密,但政府治理的政策措施和社会物质基础的作用尤为关键。在慈善赈济活动中,官赈和义赈的竞合协同在近代中国是时常呈现的实态,也是传承至今值得继续弘扬的宝贵经验。
向常水
关键词:慈善赈济社会运行
电影背后的世界——论以电影为主线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可能性
2023年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法国诞生。据考证,1896年8月,上海徐园里的“又一村”进行了放映活动,这是中国首次电影放映。电影作为舶来品,在当时着实属于新鲜事物。1897年,在《游戏报》一篇名为《观美国影戏记》的文章中,作者谈到观影感受时描写道:“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如海市蜃楼,与过影何以异?”
吴静
关键词:电影放映天地之间海市蜃楼舶来品
中国近代社会史“三大体系”建设刍议被引量:1
2022年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组织有关“三大体系”建设的讨论,自有深意。应题而作,思之良久,不免使我想到十年前《田野·社会丛书》总序起首写的那段话。其大意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吸收了众多西方的理论概念,在不断吸收跟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反思前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时地听到或看到对一味模仿西方理论概念的批评,建立本土化的社会史概念理论的呼声在我们的耳畔不时响起。
行龙
关键词: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社会史研究本土化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被引量:2
2022年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①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历史学也是当代中国辉煌成就的内容之一。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②就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的重大使命。
王先明
关键词:中国历史学学术体系中国近代社会史话语体系
回顾与省思:2021年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2022年
2021年,学界关于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实证研究、理论建设与视角探索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群体变迁、城市治理、社会日常生活等专题上收获较多新成果。其中,关于近代中国卫生防疫与社会团体的研究取得显著进步;环境史研究持续推进;社会文化史视角的运用范围更为宽广。不过,该研究领域存在着“不平衡”“内卷化”等局限,似可反思习以为常的“社会”“文化”等学术话语,寻求理论建构的突破性进展,提升历史研究的空间意识与共情能力。
李俊领
关键词:社会文化史共情能力
中华学人丛书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新时期史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不无值得反思的问题。作者注意到,社会史、文化史研究日渐聚焦于日常生活和个人体验,却刻意回避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运动的关注;日渐深入解析群体生活的样态风情,而无视精英或社会运动领袖的行...
王先明作
音乐艺术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的手法演变及价值显现
2022年
中国近代音乐艺术在技术手法演变之中潜流有参与社会变革的价值所在,它们以早期的初步显现、中期的集中显现、后期的繁兴发展与集中凸显等不同样态呈现。通过这些社会价值的不同特征及其差异之考证与辨析,不仅可以深入解读音乐近代发展的历史内外因素,也可以认知艺术规律核心要旨的时代特征,并由此而显露的社会价值。
王安潮崔健
关键词:中国近代音乐史音乐社会学

相关作者

行龙
作品数:104被引量:729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社会史 社会史研究 中国社会史研究 总体史 区域社会史
李长莉
作品数:70被引量:34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社会文化史 史学理论 社会史 晚清 文化史
李俊领
作品数:56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社会文化史 典礼 社会史 碧霞元君 祭祀
王雷
作品数:65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教育 教育文物 社会 教育史 教育
曹树基
作品数:116被引量:91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清代 鼠疫 人口研究 人口史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