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篇“ 东岭台组“的相关文章
- 北京沿河城地区东岭台组酸性火山碎屑流的碎屑分形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7
- 2014年
- 火山碎屑岩中的碎屑颗粒形态、分布和显微结构保存着岩浆房内岩浆的结晶状态、火山爆炸过程中的岩浆气泡化和碎裂作用以及火山碎屑堆积和变形过程的大量物理信息。为揭示北京西山沿河城地区东岭台组酸性火山碎屑流形成的物理过程,本文以东岭台组第三岩性段的酸性熔结火山碎屑岩的火山地质、岩相学研究为基础,应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对酸性熔结火山碎屑岩中的碎屑形态的分形特征开展了定量研究。不同类型碎屑的表面和边界盒维数的数值范围大小具有一致性。玻屑变幅较大,石英晶屑和岩屑变幅较小,这说明碎屑的塑性和流变性对碎屑形态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在几类碎屑中,熔蚀石英的边界盒维数和周长-面积法获得的分形维数最大,说明熔蚀作用对石英斑晶边界形态复杂性的影响超过了其它机制对火山碎屑形态复杂性的影响。东岭台组酸性火山碎屑岩中的熔蚀石英、石英碎屑、长石碎屑、玻屑和岩屑的分形特征有明显差异,反映了火山喷发过程中围岩和岩浆性质、物理化学条件以及火山作用机制的差异。火山碎屑形态的分形特征和幂率规律,证明火山爆炸过程是一种自组织临界条件下发生的。
- 刘永顺冯肖兵聂保锋彭年孙善平
- 关键词:东岭台组火山碎屑流岩相结构
- 高钾钙碱性火成岩的成因——以北京西山东岭台组为例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北京西山沿河城东岭台组火山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2
- 2009年
- 北京西山沿河城东岭台组火山岩由底部(第1岩性段)玄武粗安岩、下部(第2岩性段)酸性火山碎屑岩和上部(第3、4岩性段)粗面岩、流纹岩组成。根据地球化学特征,东岭台组下部第1岩性段玄武粗安岩属于碱性系列,具有Coombs成分变异趋势,上部的中、酸性岩属于高钾钙碱性;东岭台组火山岩整体具有从碱质富集的基性岩向硅饱和的中酸性岩变化的跨越式成分变异趋势。东岭台组中—基性岩是富集Ba、Sr、LREE和K的幔源原始玄武质岩浆在中等压力条件下分离结晶的产物,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了下地壳物质的混染。东岭台组上部第3、4岩性段的粗面岩或英安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分为3大类——富铝钾质粗面岩、富铝钠质粗面岩或英安岩与贫铝粗面岩或英安岩。富铝钾质粗面岩是玄武质岩浆与中地壳岩石发生熔融反应的产物;富铝钠质粗面岩或英安岩是内侵的基性岩含水熔融的产物;贫铝粗面岩或英安岩有可能由中—基性岩分异而来,成岩过程中受到围岩混染。东岭台组下部第2岩性段的酸性火山岩形成于下地壳低钾岩石在高氧逸度条件下的低程度部分熔融。东岭台组上部第3、4岩性段的酸性火山岩中的低硅端元是基性岩浆与中地壳岩石发生熔融反应的产物;高硅端元由低硅酸性火山岩分离结晶演化而来。燕山早白垩世早、中期大规模高钾钙碱性岩浆活动很可能是幔源岩浆与陆壳发生熔融反应的产物。东岭台组火山岩是早白垩世中期地壳被内侵玄武质岩浆加热,进而导致地温梯度增高的直观表征;地壳深部温度升高和部分熔融直接促使地壳发生侧向韧性流动,致使早白垩世时期的燕山地区由山地演变为高原。
- 汪洋姬广义孙善平李家振
- 关键词:火山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东岭台组
- 北京西山地区髫髻山组和东岭台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起源被引量:25
- 2007年
- 北京西山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髫髻山组火山岩,区域上髫髻山组被东岭台组角度不整合覆盖。西山地区火山岩样品的主要氧化物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如:SiO2=51.94%~77.30%,Al2O3=12.85%~19.17%,Na2O=1.65%~5.82%,K2O=0.83%~4.52%,Fe2O3=0.95%~9.30%,CaO=0.13%~7.08%,且主要氧化物的含量与SiO2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同时,这些火山岩具有LREE富集、HREE明显亏损、Eu异常不明显、高的Sr,Ba含量和Sr/Y,La/Yb比值等特征。火山岩的钕同位素成分变化大,且相当富集(εNd=-11~-17),都分布在古老下地壳和富集地幔之间,因此推断北京西山地区髫髻山组火山岩和东岭台组火山岩的形成与富集地幔起源的基性岩浆与古老下地壳组分相互作用有关。
- 王蕊陈斌柳小明
- 关键词:髫髻山组富集地幔
-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粗面质火山岩地球化学:下地壳熔融成因被引量:24
- 2004年
-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粗面岩表现出LREE富集和HREE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 ,富集LILE (Ba、K和Sr)、和亏损Nb Ta、Th U和Ti,Sr Nd同位素组成富集 (87Sr/ 86Sr(t) =0 .70 6 38~ 0 .70 6 72 ,Nd(t) = 1 6 .3~ - 1 5 .7)。结合所表现出的明显Nb/Ta分馏和高的Zr/Sm比值 ,认为它们来源于大陆下地壳含石榴子石的角闪岩部分熔融作用而成 ,主要的残留相为石榴子石 +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根据地壳岩石熔融实验研究结果 ,西山地区东岭台组粗面岩的熔融要求有外来的热源参与 ,与区域上同时代发生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具时空上的密切联系 ;
- 李晓勇郭锋范蔚茗王岳军李超文
- 关键词:部分熔融作用粗面岩早白垩世
-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和髫髻山组火山岩同位素年龄探讨被引量:10
- 2003年
- 根据火山岩样品的Rb Sr和Sm Nd同位素分析结果 ,得到北京西山沿河城地区的东岭台组的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 31 2Ma ,误差为± 1 2 3Ma ( 95%置信区间 ) ,或± 3 3Ma ( 1σ) ,M S W D 等于 1 4 0 ;很可能属于早白垩世Berri asian阶。北京西山大台 燕翅一带的髫髻山组火山岩受后期蚀变和变质作用的影响 ,其 1 4 6 1 4 8Ma的斜长石40 Ar 3
- 汪洋姬广义
- 关键词:SM-ND等时线年龄火山岩东岭台组髫髻山组
- 北京市凤鸵梁-四海地区东岭台组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被引量:2
- 2002年
- 根据 TAS图解 ,北京市北部凤鸵梁 -四海地区东岭台组火山岩属于流纹岩 -粗面岩 -粗安岩组合。该套火山岩既不属于钾玄岩系列 ,也不是典型的高钾钙碱性系列或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 ,在总体上应属于钾质碱性系列和富钾质拉斑系列相混合的过渡岩石组合。该套火山岩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粗安岩类岩石没有负铕异常或负铕异常不明显 ,而流纹岩和粗面岩存在明显的负铕异常。凤鸵梁 -四海地区东岭台组酸性火山岩形成于造山晚期或后造山期初始阶段。
- 汪洋姬广义
- 关键词: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东岭台组
-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J_3d)火山岩的成因及其构造环境探讨被引量:38
- 2000年
- 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的研究 ,作者认为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火山岩的主要起源于下地壳上部岩石的部分熔融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陆内造山带的拉张环境 ,与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斜向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 ;由于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燕山地区处于拉张状态 ,造成上地幔上部岩石的部分熔融 。
- 李伍平路凤香孙善平李家振
- 关键词:东岭台组流纹岩火山岩构造环境
-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火山岩含水量的测定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 1991年
- 东岭台期火山活动分5个阶段。各阶段均具独特的爆发特征,以第3阶段爆发性最强。本文用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讨论了不同阶段火山活动产物中水含量的变化特征,并从挥发份角度探讨了火山活动爆发强度的制约因素。
- 魏海泉
- 关键词:火山岩含水量东岭台组
- 北京西山东岭台组火山岩包裹体均一过程及研究意义被引量:1
- 1990年
- 东岭盆地内东岭台期火山活动有五个阶段,其中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很发育,单元流层特征变化明显。石英晶屑内熔融包裹体发育。本文研究了其均一过程,即包裹体净化现象、裂纹弥合、二次气泡的出现与消失、在某一温度间隔内气泡明显变小等现象。提出了气泡较大时常不能获得均一温度,代表捕获时非均一相的看法。据包裹体固相探针分析资料投图解释均一过程的成因,并给出了一种确定火山喷发前熔体中水含量的方法。
- 魏海泉
- 关键词:熔融包裹体火山岩东岭台组
相关作者
- 汪洋

- 作品数:326被引量:1,972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滑坡 地质意义 花岗岩 大地热流 地球化学
- 姬广义

- 作品数:35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火山岩 地质意义 东岭台组 燕山造山带 早白垩世
- 孙善平

- 作品数:28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火山岩 火山 熔岩 东岭台组 地层对比
- 魏海泉

- 作品数:77被引量:56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长白山天池火山 天池火山 火山 火山灾害 喷发
- 王蕊

- 作品数:10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岩浆起源 火山岩 东岭台组 髫髻山组 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