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6篇“ 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相关文章
Nano-HA/CA骨粘合剂上调BMP-2及VEGF表达促进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兔双侧下颌骨骨折模型,通过对不同时期骨折部位的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查、HE染色组织学观察以及骨痂组织中BMP-2和VEGF表达量的检测,初步探讨Nano-HA/CA骨粘合剂促进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相关分子机制,同...
郑潇飞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氰基丙烯酸酯骨形态发生蛋白2
甲状旁腺激素(1-34)对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甲状旁腺激素(1-34)(PTH_(1-34))对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方法选择60只雄性SD大鼠构建下颌骨骨折模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PTH_(1-34)低剂量组、PTH_(1-34)中剂量组和PTH_(1-34)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阴性对照组肌内注射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组肌内注射1 mg/kg地塞米松,3个PTH_(1-34)剂量组分别肌内注射15、30和60μg/kg,共连续治疗28 d。分析各组第1、2、3、4周骨折愈合处平均骨密度值、骨折愈合平均灰度值、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和骨小梁厚度、骨痂形成评分、骨痂区骨保护素(OPG)水平以及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浓度。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3个PTH_(1-34)剂量组不同时间段骨折愈合处平均骨密度值、骨折愈合平均灰度值、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和骨小梁厚度、骨痂形成评分、骨痂区OPG水平以及血清BMP-7、TGF-β1及bFGF浓度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剂量PTH_(1-34)的影响效果最显著。结论PTH_(1-34)对促进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效果显著,从短期效果来讲,PTH_(1-34)可促进骨密度和骨保护素水平增加;从长期效果来讲,PTH_(1-34)可促进骨痂和骨小梁的形成,这可能与促进血清BMP-7、TGF-β1及bFGF生长因子有关,但其作用效果存在最适剂量(30μg/kg),低于或超过该剂量作用效果均会下降。
张文娟曹伟靖肖霞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
纳米羟基磷灰石/氰基丙烯酸酯骨粘合剂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  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氰基丙烯酸酯(CA)骨粘合剂对兔下颌骨骨折模型进行粘结处理观察不同时间段骨折愈合情况。初步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氰基丙烯酸酯(CA)骨粘合剂对兔下颌骨骨折断...
雷利强
关键词:骨粘合剂纳米羟基磷灰石氰基丙烯酸酯下颌骨骨折愈合作用
静磁场对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静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SMF)对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骨折手术(C组);骨折手术+骨折处覆盖陶瓷(S组);骨折手术+骨折处覆盖磁场强度为0.1T的钕磁铁(L组)。术后每周考察SD大鼠的体重、饮食、饮水;在2、4、6、8周取材。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BMP-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IL-1(Interleukin-1,IL-1)表达情况;偶氮胂Ⅲ法检测血清钙值;HE(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观察骨折区;免疫组化检测成骨相关基因BMP-2、OPG(osteoprotegerin,OPG)、OCN(osteocalcin,OCN)。结果:X线结果显示L组的骨折愈合效果最好;L组血清中的BMP-2、IL-1、钙值表达高于S、C组;HE染色观察L组新生骨小梁数量明显多于C组和S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静磁场可以促进BMP-2、OPG、OCN的合成和分泌。结论:静磁场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刘阳李善昌王长振周红梅董国福赵雪龙刘琦
关键词:静磁场骨折愈合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和TGF-β_1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并通过测量骨形成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变化,探讨丹参促进下颌骨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8只,通过双侧下颌骨体部造成颊舌侧贯穿不完全性骨折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 mL/kg),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第1、2、3、4周,每组分别随机处死6只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BMP-2、TGF-β_1的含量。取出双侧下颌骨,右侧下颌骨行X线片检测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骨痂区的平均骨密度,标本经组织脱钙、石蜡包埋行HE染色后,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骨痂区骨小梁面积比、骨小梁宽度;左侧下颌骨骨痂,行组织粉碎,采用RT-qPCR技术检测BMP-2、TGF-β_1的表达情况。结果 X线结果显示对照组骨折愈合明显延迟于实验组;从第2周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痂骨密度明显增加(P<0.05或P<0.01),骨痂区骨小梁面积比、骨小梁宽度显著性增大(P<0.05或P<0.01);差异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而显著。ELISA结果显示,术后实验组血清BMP-2、TGF-β_1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RT-qPCR结果显示,术后第2周开始,实验组骨痂中BMP-2及TGF-β_1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促进下颌骨骨折愈合,可能与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TGF-β_1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有关。
向乐余伟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下颌骨骨折骨形成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
半枝莲多糖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半枝莲多糖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SGF、CDF变化和骨折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兔于左侧下颌骨体部位制造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半枝莲多糖组、骨肽治疗组,每组10只;在造模3天后,半枝莲多糖组每天腹腔注射药物剂量为150 mg/(kg·d),骨肽治疗组注射剂量为25 mg/(kg·d),在第1、3、5 w检测兔血液中SGF、CDF含量变化及骨密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含量,并测定血清骨钙素水平。结果:经过检测半枝莲多糖组的兔静脉血中SGF、CDF含量、骨密度值、BMP-2、骨钙素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半枝莲多糖在促进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通过调节SGF、CDF使BMP-2、骨钙素升高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王得利袁辉王志龙
关键词:半枝莲多糖下颌骨骨折BMP-2SGF骨钙素
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为辛伐他汀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4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所有家兔均在左侧下颌骨体处做线性骨折模型后行钛板钛钉内固定,将实验家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家兔下颌骨骨折区局部覆盖含有辛伐他汀的明胶海绵缓释膜,对照组骨折区局部覆盖不含辛伐他汀的明胶海绵缓释膜。分别于术后第2、4、8周处死实验动物,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辛伐他汀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骨痂形成与改建速率快于对照组;术后2、4周实验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8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辛伐他汀能促进新骨的形成,加速骨折愈合
刘屹嵩牛恒符增涛闫征斌
关键词:辛伐他汀下颌骨骨折骨折愈合骨形态蛋白-2
半枝莲多糖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SGF、CDF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半枝莲多糖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SGF、CDF三种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兔于左侧下颌骨体部位造成骨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半枝莲多糖组、骨肽治疗组,每组10只;在造模3天后,半枝莲多糖组每天腹腔注射药物剂量为150 mg/(kg·d),骨肽治疗组注射剂量为25 mg/(kg·d),在2、4、6 w时间点检测兔血液中VEGF、SGF、CDF表达变化并做分析判定。结果:经过检测半枝莲多糖组的各时间点兔静脉血中VEGF、SGF、CDF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半枝莲多糖能够促进兔下颌骨骨折愈合,通过调节VEGF、SGF、CDF三种因子达到治疗效果。
袁辉王得利许晓义
关键词:半枝莲多糖下颌骨骨折VEGFSGF
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形态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60只体重在2.5kg左右,六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三组:假手术+下颌骨骨折组(S+MF)、去势+下颌骨骨折组(OVX+MF)、去势+下颌骨骨折+辛伐他汀组(OVX+MF+SVS),每组20只。其中OVX+MF组和OVX+MF+SVS组首先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然后将三组动物分别做左侧下颌骨骨折模型。术后第一天开始OVX+MF+SVS组给予辛伐他汀10mg/kg/d灌胃;其他两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术后分别在2、4、6、8周每组各处死兔5只。取出左侧下颌骨后投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48小时。10%乙二胺四乙酸(EDTA)组织脱钙60天,脱钙完成后组织块石蜡包埋,行HE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和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S+MF组和OVX+MF+SVS组在骨折(2周、4周、6周、8周)成骨细胞数目、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宽度、骨小梁长度等较OVX+MF组多,纤维性骨痂、软骨组织、骨基质形成均早于OVX+MF组。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骨痂区2周、4周表达:S+MF组和OVX+MF+SVS组均高于OVX+MF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可以增加骨质疏松下颌骨骨折区VEGF的表达有利于骨质疏松下颌骨骨折愈合
杨国海刘江李冉倪明林晓娥李金源
关键词:辛伐他汀骨质疏松骨折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锂盐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锂盐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左侧下颌骨体制作骨折模型,行钛板内固定。实验组于骨折模型制作3 d后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锂(Li Cl),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Na Cl。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实验动物,采用HE染色观察骨折区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骨折区新骨形成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术后2周、4周实验组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56.7%、73.3%)高于对照组(35.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实验组(23.3%)与对照组(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锂盐可促进兔下颌骨骨折区新骨生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刘屹嵩符增涛宋建强牛恒闫征斌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骨折愈合锂盐Β-连环蛋白

相关作者

张伟
作品数:70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下颌骨骨折 下颌骨骨折愈合 免疫组织化学 坚固内固定 骨折愈合
于立明
作品数:18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折愈合 下颌骨骨折愈合 坚固内固定 下颌骨骨折 表达及意义
吴亚东
作品数:38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坚固内固定 下颌骨骨折 放射性 放射性125I粒子 口腔
周树夏
作品数:346被引量:1,494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研究主题:颌面部 爆炸伤 下颌骨 颌面部爆炸伤 颌面部损伤
李祖兵
作品数:308被引量:1,068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下颌骨缺损 口腔鳞癌 下颌骨 颧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