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9篇“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相关文章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64排螺旋CT对肠系膜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64排螺旋CT在肠系膜动脉综合征(SMA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SMAS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并以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照,进行一致性分析,计算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腹部CT检查,仅6例图像表现较为典型,表现为十二指肠水平段以扩张;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15例患者可见典型“笔杆征”。64排螺旋CT诊断SMAS阳性33例、阴性27例、误诊11例、漏诊18例;上消化道造影诊断SMAS阳性38例、阴性22例、误诊8例、漏诊10例;联合检查诊断阳性38例、阴性22例、误诊2例、漏诊4例。联合检查诊断SMAS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64排螺旋CT、上消化道造影单一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64排螺旋CT、上消化道造影单一检查,除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指标外,余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肠系膜动脉造影术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0)。结论:联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SMAS的诊断效果。
李琳琨杨星烨李琳杰
关键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64排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探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比较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于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效果及其在临床的重要性,同时评估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以内镜下活检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各项检查结果,评估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单独及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以及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类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以内镜下活检结果为金标准,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P<0.05);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Kappa值为0.499,CT诊断检查的Kappa值为0.405,单一检查一致性中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的Kappa值为0.963,一致性良好。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对溃疡、炎症、憩室、变形、间质瘤、腺瘤等各类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与二者单独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联合检查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效能和一致性,但对于具体病变类型的诊断符合率与单独检查相当。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依据实际情况来选定恰当的检查方式。
陈洪建
关键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CT检查诊断符合率内镜活检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研究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实行症状确诊方法,研究组选取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确诊方法。结果:对比两组检查的准确率,研究组的准确率为83.87%,对照组的准确率为32.26%,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球部由于黏膜薄弱,皱襞少成为了十二指肠病变的好发部位,十二指肠球部最常发生的病变就是溃疡还有炎症。传统的根据临床症状确诊的确诊手法已经落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成为了新兴的医学确诊手段,和传统的确诊方法相比,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准确率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巩俊卿鄢春风李莉
关键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球部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底我院收治的4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螺旋CT检查,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检查基础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根据病理检查原理,判断两组患者诊断的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实验组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漏诊率与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使用联合两种检查方式的实验组患者检查出软组织肿块、胃壁增厚、恶性龛影、食管下端狭窄与黏膜病变的概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胃底贲门癌的诊断效果。
韩新成崔晓
关键词:消化道钡餐造影螺旋CT胃底贲门癌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胃镜诊断,观察组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炎症、占位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7.6%、67.6%及11.8%。对照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炎症、占位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7.6%、70.6%及11.8%。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5.1±0.2)min、VAS为0分、依从性100%、不良反应发生率2.9%。对照组检查时间(10.5±1.3)min、VAS为(4.1±0.2)分、依从性67.6%、不良反应发生率20.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5)。结论:将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应用到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中,检出率较高,且无疼痛,检查时间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应用价值较高。
逄忠霞
关键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疗的118例可疑先天性幽门肌肥厚患儿的影像资料,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和X线上消化道造影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幽门肌肥厚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68例先天性幽门肌肥厚患者,经X线上消化道造影检出66例先天性幽门肌肥厚患者,联合诊断敏感度(97.5%)、特异性(89.5%)、准确率(94.9%)、阳性预测值(95.1%)、阴性预测值(94.4%)均高于单独采用X线上消化道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幽门肌肥厚都有其优势,联合两种检查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艾散江·吐热普赫娟巴图尔·吐尔地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疑似十二指肠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后诊断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5.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疑似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病变情况检查准确率高,可以为临床病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邓俊魁李扬
关键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胃窦部病变,内窥镜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X线钡餐发现胃窦部病变,通过内窥镜检查取活检,对窦部病变的确诊。方法:对本组400例胃窦部病变患者的内窥镜检查结果和X线造影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400例中X线,误诊胃癌为胃窦炎者5例,90%左右为X线阳性,10例窦部粘模正常。结论:X线钡餐是由间接印象构成,对细微组织结构尚有欠缺。目前内窦镜检查具有领先技术,对胃肠病变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特异性。但要结合临床适应症。不能用于常规检查,还是以X线钡餐为首选。若诊断有困难者,则考虑内窦镜进一步检查。
刘学军贠新泉
关键词:X线检查
改进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改良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型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技术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与传统上消化道造影图像对比。结果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图像优良者达87%,传统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优良者为66%,两者检查图像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图像在清晰度、对比度明显优于传统上消化道造影。结论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操作简单,清晰显示胃壁及胃肠周围组织结构,能够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芮兵唐世早杨威
关键词:X线摄影技术
对比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诊断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对在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中分别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给予螺旋CT诊断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像表现的检出情况和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试验组的恶性龛影检出率(90.00%)、软组织肿块检出率(93.33%)、黏膜病变检出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恶性龛影检出率(33.33%)、软组织肿块检出率(40.00%)、黏膜病变检出率(43.33%),但试验组患者的胃壁增厚检出率(3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胃壁增厚检出率(80.00%);试验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Youde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中更为突出,同时联合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研究。
江爱军
关键词:胃底贲门癌消化道钡餐造影螺旋CT

相关作者

芮兵
作品数:14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椎间盘突出症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肺癌 表柔比星
唐世早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椎间盘突出症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表柔比星 奥沙利铂
王占辉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昌图县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六味地黄丸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出血性胃炎 冠心病心绞痛
廖彩仙
作品数:108被引量:352H指数:10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LIN 小鼠 骨髓源性肝干细胞 肝纤维化
李兆申
作品数:2,264被引量:18,425H指数:5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