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篇“ 三级质控“的相关文章
三级质控联合二级督查推动一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三级质控联合二级督查推动一级科室质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13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4—9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23年10月—2024年3月实施院、科、组三级护理质控联合二级科室督查推动一级科室质控护理管理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满意度及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10±3.10)分高于对照组的(87.40±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8,P<0.05),观察组的护理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运用院、科、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联合二级科室督查推动一级科室质控管理模式可以更好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孙亚超马喜玲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三级质控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运行下的大数据三级质控体系对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大数据三级质控体系(临床医师-编码员-数据审核员)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运行机制下的效果。方法某三级医院2023年1—9月实行院科两级质控的重点监测项目数据设为对照组,同年10—12月实行三级质控的重点监测项目数据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质控体系下两组重点监测项目数据的错误发生率。结果主要手术或操作漏填或错填发生率、开具电子支气管镜操作医嘱漏填或错填发生率、呼吸机使用≥96 h漏填或错填发生率,实施三级质控体系的观察组分别为3.38%、3.36%、1.33%,均低于实施二级质控体系对照组的9.31%、8.29%、2.37%。前两项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治疗≥96 h错误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数据的三级质控体系对减少重点监测项目错误率是有效的,保障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和医保结算清单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有利于医疗机构从粗放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型。此三级质控体系操作简单,对信息技术要求不高,实用性强,可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需求,建议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尝试。
蒋春燕叶海林秦坤龙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三级质控体系大数据
三级质控法在病历书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三级质控法在病历书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阳信县中医医院病案室2022年1月—2023年12月病案室3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在2022年1—12月进行常规管理(对照组),2023年1—12月进行三级质控法管理(研究组),两组各随机抽取病案室的病历200份。对比两组病历书写的质量评分、不合格率、投诉率、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病历资料的书写质量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病历书写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因病历书写不合格导致的投诉率为1.50%(3/200)、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为1.00%(2/200),低于对照组的7.00%(14/200)、6.50%(1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4、8.381,P均<0.05)。结论在医院病案室病历书写质量管理中,采用三级质控法进行加强质量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减少书写不合格情况,还能减少投诉、医疗纠纷事件。
葛苒姜艳华杨晓晖
关键词:病案室病历书写质量管理
专科医院三级质控新模式在基层内科提高中医药合理使用中的探索
2024年
目的:分析专科医院三级质控新模式在基层内科提高中医药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内科2020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8例压疮患者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压疮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压疮患者采取三级质控新模式进行中医药管理。观察两组压疮愈合效果(PUSH评分)、创面面积、24 h压疮渗液量、各分期压疮中医药合理使用知识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压疮治疗效果及压疮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管理前PUSH评分、创面面积、24 h压疮渗液量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PUS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24 h压疮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前压疮Ⅰ期中医药合理使用知识评分、压疮Ⅱ期中医药合理使用知识评分、压疮Ⅲ期中医药合理使用知识评分、压疮Ⅳ期中医药合理使用知识评分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以上几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前炎症因子水平CRP及降钙素原(PCT)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CRP及降钙素原(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压疮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压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医院三级质控新模式对提高基层内科中医药合理使用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采取三级质控新模式进行中医药管理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压疮愈合效果,减少24 h压疮渗液量,提高患者各分期压疮中医药合理使用知识掌握水平,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压疮治疗效果,加快压疮创面愈合。
潘艳珍徐顺涵
关键词:内科炎症因子
导航护士主导的三级质控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导航护士主导的三级质控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肺癌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3)。患者均采取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增加导航护士主导的三级质控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护理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OL-100)及癌因性疲乏程度(PFS),最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100评分升高、PFS评分降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采取导航护士主导的三级质控管理的加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与减少并发症,在改善患者癌因性症状的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马玖杰韩琴刘园园
关键词:三级质控加速康复肺癌
即时激励联合三级质控护理对行肝穿刺活检术患者负面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即时激励联合三级质控护理对行肝穿刺活检术患者负面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接收的82例行肝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以方便抽样法抽取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2022年4~12月以方便抽样法抽取4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即时激励联合三级质控护理。比较2组的情绪状态、术中应激情况、穿刺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穿刺术前2 h及术后次日,观察组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2项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对照组的HADS中2项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在穿刺术前2 h和术后次日的HADS中2项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均<0.05)。2组在穿刺术开始10 min后的心率(HR)均快于术前30 min,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穿刺术前30 min(P均<0.05);观察组在穿刺术前30 min、穿刺术开始10 min的HR均慢于同一时间对照组,MAP均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穿刺用时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行肝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即时激励联合三级质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缓解其术中应激反应,提高穿刺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王霞周美芳顾燕芳
关键词:肝穿刺活检术负面情绪并发症
三级质控管理方法管理县级医院近三年病案首页质控医务人员工作水平的研究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三级质控管理方法管理县级医院病案管理人员,观察分析院内近三年病案首页质控情况,了解首页质控项目中所存在的缺陷以及缺陷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措施。方法选取平邑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的302810份病案首页资料,实施三级质控管理方法,并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集的301660份病案首页资料,实施传统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对比三级质控管理方法实施前后病案首页质控效果。结果三级质量质控管理方法实施后的病案首页信息、书写规范与原则、书写质量水平评分相较于实施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实施后的病案首页编码正确率为99.99%,相较于实施前的99.89%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680,P<0.05)。结论基于信息系统的三级质控管理方法能够对医院病案首页质控水平提高提供支持,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首页信息编码错误率,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病案首页质控质量评分水平。
王才方孙文文咸奕帆
关键词:病案首页
三级质控法结合专项质控管理模式对病历书写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临床病历书写质量控制中,三级质控+专项质控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200份病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专项质控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三级质控管理,两组均由同一批医师负责书写病历(共15名医师),比较不同质控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历书写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医师书写两组患者病历后,观察组自我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历书写质量控制过程中,联合应用专项质控三级质控法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在降低病历书写缺陷率的同时,提高了医师工作能力和病历书写质量,且医师对这一管理模式更为认可。
樊聪
关键词:病历书写医疗纠纷
三级质控在病案编码中的应用分析
2023年
探究三级质控在病案编码中的应用效果,为病案编码质量改进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病案编码管理模式不同将入组的2000份病案分为常规组与质控组,每组1000份。常规组采集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以常规质控模式进行病案编码;质控组采集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三级质控模式进行病案编码。对比两组病案编码正确率、病案首页缺陷率、病案编码管理能力。结果 质控组病危重症病例病案编码正确率99.44%、纠纷病例病案编码正确率100.00%、三四级手术病例病案编码正确率99.07%、疑难病例病案编码正确率98.41%、其他病例病案编码正确率99.55%、总抽样病案编码正确率99.30%,均高于常规组93.33%、90.48%、95.24%、93.33%、95.98%、94.80%,且危重症病例、三四级手术病例、其他病例以及总抽样病案编码正确率差异显著(P<0.05);2000份病案首页缺陷240份,缺陷率12.00%,质控组主要诊断缺陷率2.60%,其他诊断缺陷率3.00%,其他编码缺陷率0.40%,病案首页总缺陷率6.00%,均低于常规组5.20%、7.40%、5.40%、18.00%(P<0.05)。质控组病案编码知识掌握能力评分(94.25±3.28)分,编码操作技术评分(95.48±2.24)分,编码处理能力评分(95.33±2.25)分,编码审查能力评分(96.36±2.17)分,均高于常规组(90.98±4.54)分、(90.47±3.06)分、(90.56±4.32)分、(90.54±2.36)分(P<0.05)。结论 三级质控的有效应用对提高病案编码正确率,减少病案首页缺陷,提升病案编码工作人员能力,促进病案编码管理质量提升存在积极影响。医院可加强相关研究,促进三级质控在病案管理中的推广使用。
石璨
关键词:三级质控病案首页
三级质控在病案编码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三级质控在病案编码的应用效果及对病案编码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某院病案室随机抽取100份病案为管理前组进行常规病案编码管理,另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某院病案室随机抽取的100份病案为管理后组实施三级质控管理,包括人员、工作流程、各级人员质控责任,对2组编码正确率及病案编码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管理前组的编码正确率为78.00%,与管理后组95.00%比较有明显差异;管理后组主要诊断错误率、其他诊断错误率、其他编码错误率分别为1.00%、1.00%、0.00%,均较管理前组8.00%、7.00%、5.00%低;管理后组的疑难病案编码处理能力、纠纷病案编码处理能力、编码知识、编码实践能力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结论 三级质控用于病案编码管理中可提高病案编码准确率,也能提高病案编码管理质量。
许育君林建姣黄慧古莲香
关键词:三级质控管理质量准确率

相关作者

刘静
作品数:63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酒泉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药学监护 干预
吴良湘
作品数:14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病案首页 数据质量 诊疗 管理力度 三级质控
杨剑
作品数:50被引量:345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视频教学 护理管理 急诊科 急诊 护理
杨禹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阆中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门诊处方 用药频度 点评 三级质控
冯维
作品数:6被引量:67H指数:1
供职机构:阆中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门诊处方 点评 三级质控 血管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