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61篇“ 《通论》“的相关文章
-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4年
- 植物保护通论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深入研究植物保护学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开展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力开展教学改革,能够及时更新植物保护学科知识体系,引入最新的理论、技术、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与时俱进的知识结构。此外,通过增设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令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植物保护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本次研究深入分析植物保护通论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针对该课程开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入手,对植物保护通论课程进行大刀阔斧式地改革。在此基础上,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提供教学资源保障等方式,提高植物保护通论课程实践水平,以期推动植物保护学科稳定健康发展。
- 牛二波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凯恩斯《通论》对当下世界经济启迪
- 2024年
- 《通论》曾对西方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产生过巨大影响,其理论和观点对缓解当下全球的通胀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企业家信心不足等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记不清首读1936年英国知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是哪年哪月了。受彼时自己理论和实践知识所限,我想那时读了,也是囫囵吞枣。近来,时而精读时而泛读重温了由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书,虽仍有“晦涩”之感,凯恩斯自序中也承认《通论》“为我同行经济学家写的,希望别人也看得懂”,但有些许新思考,期望能对当下世界经济理论和实务发展有所启迪。
- 徐德顺
- 关键词:《通论》学术名著凯恩斯通胀压力西方经济学实务发展
- 《古代汉语·通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 2024年
- 老师们对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教育,往往偏重于文选部分,而忽略了通论部分。古代汉语通论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善于变通的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历史观等,这些都值得老师们深入挖掘,并将思政教育贯穿古代汉语教学全过程。
- 尹戴忠尹伊达陈鹏
- 关键词:古代汉语通论教学改革
- 《湘学通论》(节选)文化负载词翻译实践报告
-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湖湘文化对于培育当代人学思并重,知行统一的治学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为新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根本指导和价值遵循。立足这一时代背景,此...
- 张池林
- 关键词:湖湘学派文化负载词翻译异化策略
- 考古学通论课程思政育人的多维度探究
- 2024年
- 考古学通论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合,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基本历史史实,以此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考古学通论课程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实现对学生思政素养的培育。
- 赵桐华
- 关键词:多维度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昆虫学通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 2024年
- 昆虫学通论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实验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昆虫学通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完善大纲和实验项目,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升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农科内涵的应用型植保人才。
- 肖金京高全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植物保护
- 创建培养“人”的哲学——《哲学通论》作为哲学教育的人类学维度
- 2024年
- 从哲学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孙正聿教授讲授和撰写《哲学通论》(除引用外,以下简称《通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建一种培养“人”的哲学。具体地说,作为为何培养“人”的《通论》,它指出了“教科书哲学”僵化“人”的缺陷、实践唯物主义改造“人”的特性以及21世纪“人文教育”培养“人”的使命等原因;作为培养什么“人”的《通论》,它明确了要以对哲学有全面了解的“人”、对哲学有深入思考的“人”以及对哲学“学养”有内化养成的“人”等为目标;作为怎样培养“人”的《通论》,它论述了要以“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以及“提升理论境界”等为途径。由此可知,也正是由于这些重要原因、目标和途径,从而使《通论》有必要、才可能将受教者培养成作为人并成为“人”,即使之作为“人”本身的以及具有“学养”和“现代教养”的“创造性的头脑”。
- 盛进洪
- 关键词:《通论》哲学教育
- 体感渊深处,静透梦影风——自审感通论视域下的福瑟戏剧被引量:4
- 2024年
- 约恩·福瑟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跟他严格深邃的多重自审、新奇陌生的精准感通有密切的关系,而自审与感通的融合素来有助于造就经典作品。福瑟以严格的自审,直面人性的种种弱点,同时在静默中用心倾听人心深处的种种声音与天地之间的诸多信息,然后以新奇独特的形式将那渊深处的声音、那神秘而幽微的信息暗示出来,形成了高度诗化音乐化、以大量静场说不可说、以灵知叙事探询神性消息、以循环律动反向感通的新型极简戏剧。而且,福瑟所采用的戏剧形式,与易卜生、契诃夫、贝克特、品特、汉德克等人的相比,确有诸多新奇之处;正因新奇,反而愈能感通人心。进而言之,约恩·福瑟的成功表明,一个作家如果能将“深广的自审”与“新奇的感通”很好地融合起来,就有可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 汪余礼
- 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研究——以“汉语通论”课程为例
- 2024年
- 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开展“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提升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思想政治意识,实现对学习者的价值引领。本文以“汉语通论”课程为例,论述在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确立课程思政的德育目标,分析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模块的可行性,并探索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方式,为开放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 关晓敏
- 关键词:开放教育
-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评整体研究类序的开山之作《类序通论》
- 2024年
- 类序是辨考学术源流的重要方法,也是重要的学术史文献。《类序通论》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类序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对重要书目和类书中撰写的类序分别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究,例证丰富,是整体研究类序的开山之作。文章通过研究对象、主要学术贡献和研究创获三个方面串联全书,对《类序通论》做了梳理分析和评述介绍,并指陈其不足之处,即研究未能涉及清代补史艺文志类序和晚清新学书目类序。
- 潘倩
- 关键词:目录学
相关作者
- 杨义先

- 作品数:1,120被引量:5,815H指数:29
-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
- 研究主题:网络安全 数字水印 信息安全 信息隐藏 密码学
- 钮心忻

- 作品数:331被引量:1,951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
- 研究主题:信息隐藏 数字水印 通论 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
- 杨义

- 作品数:234被引量:1,341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通论 先秦诸子 中国文学地图 中国文学 文学地图
- 刘英锋

- 作品数:141被引量:5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表证 小柴胡汤 《伤寒论》 三焦 名老中医
- 黄利兴

- 作品数:83被引量:238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名老中医 辨证论治 咳嗽 表证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