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61篇“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相关文章
- 价值引领视角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
- 2025年
-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决定因素,而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课程团队结合常州大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西方经济学”建设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炼,提出以“理论方法→价值引领→分析应用→能力提升”为内核的递进提升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改进思路,使学生了解“中国经验”,掌握中国“制度优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效融合。
- 姜国刚王彩芳任保全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 2025年
- 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当中,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感,是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培养高素质经济人才的内在要求。通过讲深、讲透、讲活的思路,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学理性阐释,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与《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相结合,发掘课程思政的融合节点,整合利用思政教育资源,增强教师教学能力,革新教学方式,真正培育时代新人。
- 高丙吉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 “双创”视域下“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24年
- “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域下,“西方经济学”传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文章以宝鸡文理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学专业课程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路径,即“明确适应‘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M—Q—P—O(Major—Quality—Practice—Occupation)立体课程定位;立足经济理论教学,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建立模块化案例库,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利用经济学综合实训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科学考核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等。
- 柳晨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设计课程体系优化
-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价值”的挖掘及其实现
- 2024年
- 高校经济学教学实践要求加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效应。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应明确“课程思政”缘起,提高 “思政价值”内容的挖掘能力,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制度,促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从悬浮到落地的实现。
- 梁世夫王祖山陈祖海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 新文科背景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 2024年
- 新文科发展对构建经济学学科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是新文科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自带思政属性的课程。由于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西方资产阶级制度属性和阶级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破立并举,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唯一态度。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广度、深度与温度,将“讲好中国经济故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通过与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对比,讲清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和经验。通过讲好中国经济故事,有助于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重塑三全育人体系;从“课程-人才-能力”三个维度细化课程建设目标;通过OBE与PTM相结合的浸润式教学法,形成了“共学、共创、共研、共进”的学习氛围;形成了“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内驱机制。
- 姚丽霞薛红燕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 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新商科课程教学的研究——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
- 2024年
- 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过于依赖传统教材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未能充分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问题,并且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思政观念不足。将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新商科课程教学,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商科人才。因此,需清晰界定教学目标、科学编写课程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革新优化教学模式和强化教师团队建设,将习近平经济思想全面融入新商科课程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王展祥叶宇平周海军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改革与创新应用
- 2024年
-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优势互补。本文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同时,从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设计,并提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实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 刘庆发钟德仁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与创新
- 基于OBE理念的BOPPPS混合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简单、考核方式单调等问题,基于OBE理念通过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分析,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分别制定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运用BOPPPS混合教学模式对该课程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研究,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 张国荣杨子秧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
- 应用型本科院校 “西方经济学”课程综合改革策略探讨
- 2024年
-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以实践为核心.而西方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囊括庞杂的理论体系,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造成了困难.而学校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存在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当、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相关问题.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依据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 金 妍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 “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被引量:3
- 2023年
- 西方经济学是基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而总结出的市场与社会运转规律。“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在客观上面临着一定困难。只有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变革,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才能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既要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更要传输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高度数学化的理论模型推导,缺少人文元素,尤其是缺少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内容。为此,设计了“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方案,通过从经济思想史中提炼思政元素、从教学内容发掘思政元素、在教学方法中植入思政元素、在考核方式中体现思政元素4种具体途径,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培养家国情怀,使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知欲,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 杨超付亦重胡明形
- 关键词:专业课程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