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3篇“ 《湖心亭看雪》“的相关文章
-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 2025年
-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为了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基于学习任务群视角,从巧创情境、任务导向等方面入手,通过激发学生阅读期待、聚焦核心目标等策略,带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此培养学生解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以《湖心亭看雪》为例,从四个方面探索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 刘燕珍
-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 基于“全阅读”理念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 2024年
- 《湖心亭看雪》是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张岱。文章是张岱在明王朝覆灭几年后,再一次回忆崇祯五年(1632年)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经历而写下的名篇,文字凝练,极富情致。
- 冯霞
-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湖心亭看雪》文言文教学明王朝明末清初
- 《湖心亭看雪》中的“孤独与审美”——以《湖心亭看雪》为例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审美策略
- 2024年
-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增强学生感受美、发现美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教师审美工作的重点。张岱《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语言有铺陈曲折之美,有参差交错之妙,人与景、人与人之间的映衬,令人读之感慨万千。其中的“孤独与审美”,为教师的审美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此,教师可以此文为例,从审美方向、意象、境界、情感四个角度入手,探索初中文言文审美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言文审美观念,促进其审美创造素养的落实与发展。
- 刘金星
- 关键词:文言文《湖心亭看雪》
- 《湖心亭看雪》:反常之处见真情
- 2024年
- 小说家毕飞宇曾揭示小说创作中的一个秘密,那就是“藏”。也就是说,小说家要用尽心机,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考沉潜在文字背后,等待富有智慧的读者,将类似于冰山下隐藏的八分之七的内容挖掘出来,以体验阅读的快乐,品味发现的惊喜。学者孙绍振则认为,文学形象都是作者情感特征与对象特征的骤然遇合,这种遇合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
- 肖朵朵
- 关键词:文学形象遇合《湖心亭看雪》作者情感
- 《湖心亭看雪》情境化教学策略探析
- 2024年
- 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教学一直都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有效教学策略。情境化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魅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本文旨在探讨《湖心亭看雪》情境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通过多维度的分析与实践,挖掘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文学作品。
- 王琼
-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经典文学作品有效教学策略《湖心亭看雪》多维度
- 《湖心亭看雪》中的探梦之旅
- 2024年
- 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小品文,文章用一百多字呈现出张岱在雪夜之时,乘舟飘荡西湖之上,邂逅金陵客举杯畅饮的情景。我们顺着文字的蛛丝马迹逆流而上,去感受西湖的雨雪苍茫,去感受张岱的情深意长,抵达他心中的梦的彼岸。《湖心亭看雪》中的“看”字,耐人寻味,它表明这篇文章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观景视角。
- 赵效显
-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语文教材小品文明末清初
- 基于“语篇”视域的《湖心亭看雪》教学实践
- 2024年
-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于初中生而言,语言和句式特点有非常大的理解难度,想要参透语言内部深层次的意蕴更是巨大的挑战。为了深化文言文的教学实践,结合语篇学理论,以《湖心亭看雪》为例,从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运用三个方面探索文言文教学策略。
- 王程燕
- 关键词:视域《湖心亭看雪》教学策略
- 于“无理”处着力:《湖心亭看雪》的艺术魅力
- 2024年
- 《湖心亭看雪》中的“无理”处实则是写作对象经过艺术化处理后导致的变异、变形,体现为与“事理”和“情理”的冲突,这些地方往往是学习的难点,是阅读的生长点,是文本解读的突破点。将《湖心亭看雪》中“无理”处的原初状态和艺术形象进行比较分析,能够让文章的艺术手法和作者真实的情感得以显露,从而体会本文“无理而妙”和“痴而入妙”的艺术特色。
- 敬军
-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
- 于溯源中品《湖心亭看雪》量词之运用
- 2024年
- 《湖心亭看雪》一文仅用159字便将杭州西湖雪景的全貌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读者眼前。该篇课文第一段“痕”“点”“芥”“粒”四个量词,用词精妙,一直以来也被作为教学重点。本文从汉语言文字学的视角对这四个量词展开分析,探究其本义,总结其词义的演变过程,并基于此提出教学策略,以期填补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可能存在的理论空白,助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 何荣海
-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
-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浅谈文本教学的三重建构
- 2024年
-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由此可见,文本教学是一场体验精妙语言的旅程,也是一场建构系统化学习框架的过程。然而,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文本教学三重建构的递进关系,或者片面化采用纯灌输的讲解模式,导致学生的语文理解、剖析、总结、领悟能力不足。本文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文本教学三重建构的具体应用模式。
- 徐丽智
- 关键词:文本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领悟能力《湖心亭看雪》片面化
相关作者
- 罗宇

-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初级汉语教材 汉语教材 话语标记 语气词 词汇化
- 王日淦

- 作品数:2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泰州中学
- 研究主题:传记文学 课程体系 语文 《湖心亭看雪》 《我与地坛》
- 李卫东

- 作品数:54被引量:4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语文教师 老师 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 写作
- 王君

- 作品数:98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外国语学校
- 研究主题:语文教学 语文 教学实录 作文教学 孩子
- 郑治国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丰县中学
- 研究主题:《湖心亭看雪》 《爱莲说》 修身 发微 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