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13篇“ Β1转化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章
猬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小鼠皮下肌肉组织β1转化{1}含量变化的观察
2017年
目的探讨β1转化{1}(TGF-β1)在猬迭宫绦虫(Spirometra erinacei)裂头蚴感染小鼠皮下肌肉组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对采自野生王锦蛇(Elaphe carinata)的裂头蚴进行形态学观察和PCR检测。昆明小鼠80只,用数字随机表法挑选40只,雌雄各半作为实验组,剩余40只为对照组。用蛇源裂头蚴经口喂饲实验组小鼠,5条/鼠。于喂饲后第7、14、28、56天各随机剖杀10只,分别收集含有裂头蚴寄生的皮下肌肉组织,用中性甲醛固定,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裂头蚴感染病灶周围的病理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皮下肌肉中TGF-β1的含量变化。对照组不喂饲裂头蚴,检测时间及方法同实验组。结果PCR扩增获得约400 bp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显示,该裂头蚴COX1基因与Gen Bank中的猬迭宫绦虫序列一致性为99.12%。HE染色检查,皮下肌肉中的裂头蚴被炎性囊壁所包裹,虫体与囊壁之间形成穴腔,穴腔有时出现少许的浆液或血液。囊壁最里面的区域有薄层的纤维蛋白、坏死的碎片,壁中早期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也有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等,随着病程的进展,炎性囊壁逐渐扩大,壁中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囊壁周围是宿主的组织细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并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TGF-β1的主要表达部位为裂头蚴周围的炎症反应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部位。TGF-β1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逐渐增高,于感染第28天达峰值(0.654 5±0.045 5),第56天时明显下降。在感染后第7~56天,实验组的TGF-β1水平为(0.502 6±0.008 2)^(0.346 8±0.030 4)与同期对照组的(0.270 0±0.001 6)^(0.274 0±0.005 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感染猬迭宫绦虫裂头蚴早、中期,TGF-β1表达水平均提高,其免疫抑制作用不利于清除和控制皮下肌肉组织中的裂头蚴。
张勇李金福陈艳蔡倩彤
关键词:裂头蚴Β1转化生长因子HE染色
持续弹性外牵引对雌性小型猪乳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β1{1}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持续弹性外牵引过程中雌性小型猪乳头及其支撑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β1{1}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变化,探讨持续弹性外牵引矫治乳头内陷的机制。方法选用3只雌性小型猪,每只各12个乳头;随机选取4个乳头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乳头安置自制弹性可调式牵拉矫治器进行持续外牵引。于牵引后第2、4、8、12周分别各切取1个空白对照组乳头和2个被牵引乳头,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期bFGF和TC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牵引后各时期bFGF及TGF-β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FGF的阳性表达在牵引4周时达到最高水平,与12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F-β1的阳性表达在牵引2周时达到最高水平,同8周、12周牵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和TGF-β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持续弹性外牵引可刺激小型猪乳头组织中bFGF和TGF-β1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周滨吴国平胡纯兵何小川
关键词:乳头内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特异性小干扰RNA对β1转化{1}、结缔组织{1}生成的抑制作用
陈婷婷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1}和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1}(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重组人SPAR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并以空白组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GF-βI、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GF-βI、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SPARC能显著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I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
王春李小静刘超华翁晓娟郝冬月
关键词:瘢痕疙瘩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Β1转化生长因子I型胶原蛋白
β1转化{1}体外诱导入表皮干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β1转化{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p1,TGF-β1)诱导入表皮干细胞(human epidermal stemcells,hESCs)分化与瘢痕形成之间存在的关联。方法将包皮环切术后的包皮用中性蛋白水解酶消化,采用改良的Ⅳ型胶原选择黏附法分离、培养,传代至第3代时经过hESCs表面标志物β1整合素和CK19检测,证实为hESCs后接种于24孔板,随机分为3组:3d组、7d组、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分别加入梯度浓度的TGF-β1(0.1、5.0、10.0ng/m1)诱导,采用HE常规染色及Masson胶原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手段检测量波形蛋白表达和羟脯氨酸试剂盒法测量各组上清液中胶原含量。结果hESCs在TGF-β1诱导下,形态由圆形转变为梭形类成纤维细胞样,Masson胶原染色阳性,释放到细胞上清液中的胶原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抗-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率各组都至少在(95.00±1.20)%以上,大于对照组的(5.70±0.20)%(P〈0.05)。结论结果表明,hESCs与病理性瘢痕发生关系极其密切,在TGF-β1体外诱导下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分泌胶原,提示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中,hESCs可能是活化的成纤维细胞的另一个来源,hESCs可能参与瘢痕增生发生过程。
刘玲陈敏亮雷永红解永学付小兵孙同柱杜太超
关键词:Β1转化生长因子人表皮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化
含人β1转化{1}短发夹RNA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构建含人β1转化{1}(TGF-β1)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将带有TGF-β1 shRNA序列构建至U6启动子(U6sh TGF-β1)下游,与T载体连接,将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将U6sh TGF-β1连到穿梭质粒pDC316上,与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rAd TGF-β1)。经PCR鉴定正确后,进行扩增、纯化、滴度测定及感染性鉴定。结果PCR法得到目的片段U6sh TGF-β1,经测序,序列与设计方案完全一致。rAd TGF-β1具有良好的感染性,腺病毒滴度可达10^7.3TCID50/ml。双引物PCR法鉴定Ad TGF-β1可扩增出腺病毒E2b区片段及特异性片段U6sh TGF-β1。结论成功构建了能表达TGF-β1 sh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rAd TGF-β(A)及对照载体rAd TGF-β1(B),可能为临床应用RNA干涉——新的基因技术防治瘢痕疙瘩提供高效的方法。
马宁李宏赵慧刘畅杨宇丹洪敏
关键词:Β1转化生长因子腺病毒载体RNA干扰瘢痕
激光对小鼠皮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β1{1}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1320nm波长非剥脱性激光对小鼠皮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β1{1}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为非剥脱性激光嫩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共18只,分为A、B、C3组,每组6只。A组激光照射1次,B组激光照射2次,间隔1min,C组激光照射3次,间隔1min。共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选择1320nm波长激光,20J/cm^2能量照射小鼠背左侧皮肤,以背右侧作自身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FGF和TGF-β1在受照射小鼠皮肤真皮中的表达。以真皮成纤维细胞胞浆含黄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计算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数。结果 1320nm波长激光照射后小鼠皮肤bFGF和TGF-β1表达增加,其中激光照射3次组,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数为(1.57±112)个,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鼠皮肤受1320nm波长激光照射后,其真皮bFGF和TGF-β1表达增加,表达量与激光照射次数有关。
郑振汶许爱娥郑俊惠金宪强沈静郑涵程浩
关键词:激光免疫组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
β1转化{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泌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β1转化{1}(TGF-β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TGF-β1与瘢痕的关系。方法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TGF-β1处理,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MMP-1、MMP-2和TIMP-1的水平。结果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MMP-1、MMP-2和TIMP-1的生成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P〈0.01);加TGF-β1处理后,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MMP-1的分泌量显著降低(P〈0.01),MMP-2的分泌量显著升高(P〈0.01),而TIMP-1的分泌量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显示MMP-1、MMP-2和TIMP-1增加,TGF-β1在生成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缪泽群李航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β1转化{1}浓度对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软骨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β1转化{1}(TGF-β1)浓度对体外诱导猪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影响,明确TGF-β1诱导剂量对细胞分化的作用,为体外软骨构建提供适宜的诱导因子应用浓度参数。方法 抽取8周龄猪髂嵴骨髓,应用贴壁法分选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获得BMSCs,收集第2代细胞,以5×10^7个/cm。细胞的密度接种到聚羟基乙酸(PGA)制成的圆柱形三维支架材料上(直径5mm,厚度2mm),7d后应用不同浓度TGFβ1(A组:5ng/ml、B组:10ng/ml、C组:20ng/ml、D组:50ng/m1)与IGF-1(50ng/m1)及地塞米松(40ng/m1)组成诱导剂,分别进行体外诱导培养。8周后取材行大体观察,体积、湿重及聚合蛋白多糖(GAG)定量,组织学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结果 B、C、D组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组织学结构较为类似,有明显的软骨陷窝,分布有大量Ⅱ型胶原及GAG;A组软骨陷窝结构较少,胞外基质染色较浅。B、C、D组的组织湿重、体积和GAG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结论 诱导三维支架上的BMS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过程中,10ng/ml的TGF-β1诱导浓度具有良好的促分化效能,TGF-1的促分化作用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刘天一周广东陈瑾君崔磊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Β1转化生长因子软骨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转化{11转化{1}β受体Ⅰ及转化{11 mRNA的表达被引量:10
2003年
汤建平刘晓华郑肇巽沈友轩张缪佳柯瑶顾镭王艳艳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