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1篇“ ^125I粒子植入“的相关文章
^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023年
探究^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 择取2022年3月3日至2023年3月3日医院肿瘤科接收^125I粒子植入治疗并满足短期医疗随访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为观察指标,共计入组47例,按照植入治疗时间分组,试验A组25例,沿用基础护理,试验B组22例结合回顾性分析结果,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结果 试验B组^125I粒子植入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腹腔出血、胰腺炎及胰瘘、肺栓塞、白细胞计数减少及肝功能损伤几率低于试验A组,统计结果(P<0.05)。结论 中晚期胰腺癌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并发症较多,术后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相关并发症,保障治疗安全性。
裴广慧李嘉欣
关键词:^125I粒子植入中晚期胰腺癌并发症护理
护理管理在肝脏^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患者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肝脏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肝脏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有无接受护理管理,分为对照组(未接受护理管理)与观察组(接受护理管理),各60例,比较两组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2周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肝癌患者中实施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刘小丹
关键词:肝癌125I粒子植入术护理管理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肿瘤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分析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转移肿瘤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73例头颈部复发转移肿瘤患者[男61例、女12例,年龄(59.1±11.5)岁],植入粒子活度11.1~29.6 MBq,处方剂量80.0~145.0 Gy。植入术后3个月行CT检查,参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近期疗效:有效[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和无效[病情稳定(SD)和病情进展(PD)]。将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性别、年龄、既往放疗史、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病理类型、肿瘤最长径、植入方式、粒子活度、术后即刻90%大体肿瘤体积接受的剂量(D90)、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先行单因素分析,将P<0.2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另以所有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近期疗效为因变量,构建人工神经网络(ANN);最后对logistic分析和ANN分析共有影响因素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34例有效,39例无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长径、术后即刻D90、术后是否行辅助化疗对疗效有显著影响(Wald值:6.950、4.804、4.790,均P<0.05);ANN分析结果显示,预测疗效重要性的前5位因素依次为术后即刻D90、肿瘤最长径、年龄、粒子活度和性别。ROC曲线分析结果示,肿瘤最长径、术后即刻D90是近期疗效的最佳预测因子,最佳阈值分别为5.25 cm和110.05 Gy,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和0.847(均P<0.001)。结论头颈部复发转移肿瘤^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近期疗效主要与肿瘤最长径和术后即刻D90有关;肿瘤最长径<5.25 cm、D90>110.05 Gy者疗效更好。
陈恩立张宏涛刘泽洲赵金鑫徐克梁岩松隋爱霞王娟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复发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治疗72例不可切除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胰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死亡率居高不下,而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临床面临的难点。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分析^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09-01-2018-09-0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3例不可切除晚期胰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2)。对照组予以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入>30min,d1、d8;顺铂30mg/m^2,静脉滴入,d2~d4。治疗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4个周期。观察组先行^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5~10d内给予GP方案化疗。比较2组治疗后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下降情况、黄疸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A19-9下降率分别为48.6%(35/72)和26.8%(1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2,P=0.007;黄疸缓解率分别为46.3%(19/41)和23.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5,P=0.036;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0.6%(58/72)和45.1%(3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98,P<0.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恶心呕吐(χ^2=0.168,P=0.682)、腹胀(χ^2=1.376,P=0.241)、腹泻(χ^2=0.193,P=0.660)、便秘(χ^2=0,643,P=0.423)、白细胞减少(χ^2=0.186,P=0.666)、血小板减少(χ^2=0.081,P=0.776)和肝损害(χ^2=0.286,P=0.592)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6和12个月PFS分别为80.5%(58/72)和34.7%(25/72),生存率分别为93.1%(67/72)和77.8%(56/72);对照组6和12个月PFS分别为59.1%(42/71)和2.8%(2/71),生存率分别为74.6%(53/71)和60.6%(43/71)。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PFS(mPFS)分别为9.5和5.2个月,中位OS(mOS)为12.5和10.1个月,观察组mPFS和mOS均较对照组延长。^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化疗患者的死亡风险低于单纯GP方案化疗的患者(HR=0
黄斯琪宁厚法崔新江季硕超于志军
关键词: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吉西他滨顺铂
ALBI分级评估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外胆管癌的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白蛋白-胆红素(ALBI)分级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外胆管癌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晚期肝外胆管癌患者,比较不同ALBI分级的肝外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预后,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LBI分级与肝外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LBI分级对肝外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ALBI分级的肝外胆管癌患者糖类抗原19-9(CA19-9)、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治疗效果、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I 3级的肝外胆管癌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ALBI 1~2级的肝外胆管癌患者(P<0.05);ALBI分级与肝外胆管癌患者CA19-9、CRP、治疗效果、预后呈正相关(P<0.05);ALBI分级预测肝外胆管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785(95%CI:0.670~0.900),敏感性为76.70%,特异性为80.00%,准确性为78.35%。结论ALBI分级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外胆管癌的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李坤峰郑睿姚宜斌朱峰
关键词:晚期肝外胆管癌胆道支架置入术放射性125I粒子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剂量学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术前、术后计划的剂量学参数,验证该技术指导放射性粒子治疗的精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8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的脊柱转移瘤患者7例共9个病灶的治疗计划,比较术前、术后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90%靶区体积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V100、V150、V200及脊髓D2cm^3。并且应用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协会粒子植入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粒子植入质量。结果患者术前和术后验证的靶区D90、mPD、V100、V150、V200、CI、EI、HI及脊髓D2cm^3剂量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个术后计划评价结果中优5个、良4个。结论3D打印非共面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术后剂量学参数与术前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术后计划评价为优或良,提示该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准确性良好。
崔佳宁姜玉良吉喆郭福新彭冉孙海涛范京红李卫燕王俊杰
关键词:粒子植入脊柱转移瘤剂量学
经支气管镜^125I粒子植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的临床治疗中经支气管镜^125I粒子植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经支气管镜^^125I粒子进行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粒子植入治疗的同时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治疗效果、生存率、肺复张情况及CD4^+、CD8^+水平。结果术后1个月,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检查显示,观察组肺不张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70.8%(17/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合并肺不张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支气管镜^125I植入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可作为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推荐方案。
周韧志涂军伟盛怡俊
关键词:经支气管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肺不张
^125I粒子植入复发转移鳞癌术后2个月动态剂量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转移鳞癌术后2个月动态剂量评价时靶区体积缩小对剂量学参数及疗效、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1月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转移鳞癌患者31例,粒子活度0.5~0.8 mCi,处方剂量100~120 Gy。按术后2个月体积缩小百分比分为小于20%(A组)、20%~40%(B组)、大于40%(C组)。观察D90(90%靶体积接受的剂量)、V90(9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的百分比)、V100、V150变化,及疗效、并发症。结果A、B两组各剂量学参数较术后即刻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V90、V100、V150较术后即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90较术后即刻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剂量学参数差值百分比均大于A、B组(P<0.05)。A、B、C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0%、100%、100%,有效率为0、20%、54.5%;三组均未观察到并发症。结论术后2个月肿瘤缩小速度大于40%,疗效更好,但可能出现局部高剂量区,若邻近重要组织器官,存在并发症风险;当小于20%时,靶区内剂量分布不均匀,可能剂量不足,有复发风险。
陈恩立王娟赵金鑫刘泽洲徐克梁岩松张宏涛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鳞癌剂量学
^125I粒子植入术后脊髓靶区勾画方法的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的靶区勾画方法。方法选取5名健康体检者胸及腹部CT图像,层厚0.5 cm,载人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he 3D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在第12胸椎处逐层勾画分别模拟直径为4 cm、高3 cm(A组)、直径为5 cm、高4 cm(B组)和直径为6 cm、高5 cm(C组)距离脊髓1.0 cm的圆柱形肿瘤以及长4 cm、宽4 cm、高4 cm(D组)和长5 cm、宽5 cm、高5 cm(E组),以及长6 cm、宽6 cm、高6 cm(F组)距离脊髓1.0 cm,且肿瘤的高与脊髓平行。按照中间稀疏、周边密集的布源规则,处方剂量为135 Gy,行使术前计划。然后分别勾画GTV上下-1.0、-0.5、0.0、0.5、1.0、1.5、2、2.5、3.0 cm为正常脊髓组织靶区,然后计算正常脊髓组织所受到的平均剂量(Mean)、最大点剂量(Max)及D2c(c 2 cm3脊髓组织所接受的剂量)。结果肿瘤越大,相同处方剂量时,使用粒子数目越多,脊髓受量D2cc、最大点剂量、平均剂量越高。A、B、C、D、E、F组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与其受到的最大点剂量无关,随着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的增加脊髓受到的平均剂量逐渐减少,A、B、C、D、E、F组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小于GTV层面时,D2cc随着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缩短而减小,大于等于GTV层面时,D2cc不再随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的增加而变化,且与肿瘤形状、肿瘤大小不相关,且脊髓勾画长度小于肿瘤靶区层面1.0 cm于其勾画长度大于等于肿瘤靶区层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大于或等于GTV层面时,脊髓组织受量与肿瘤大小,肿瘤形状无关,为统一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的范围,推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为肿瘤靶区上下1.0 cm。
王静张萍张坤王义涛董俊峰杨健
关键词:靶区勾画脊髓
^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 ^125I粒子植入放疗在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效果与并发症。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确诊,根据WHO制定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胚胎型6例,腺泡型2例。根据美国横纹肌肉瘤研究协作组(IRSG)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4例。所有患儿均在儿科规范化疗,计划在肿瘤切除术后1个月行 ^125I粒子植入放疗。随访项目包括肿瘤控制情况和放疗并发症情况。 结果:4例手术中肉眼切除干净,另4例因边界欠清晰未切除干净。7例患者按照各自预定方案完成了化疗,1例未完成化疗并放弃后续治疗。完成综合性治疗的7例患儿4年无瘤生存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48(37~66)个月。未完成综合治疗方案者1例,因脑转移死亡(眼眶部位稳定控制)。穿刺并发症:1例穿刺道出血。放疗并发症:早期(≤6个月)有角膜刺激征5例,睫毛眉毛脱失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2例;晚期(>6个月)有视力下降5例,眼表新生血管性病变5例,局部皮肤色素沉着5例,皮下组织萎缩、硬化4例,角膜刺激征3例,睫毛眉毛脱失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其中角膜溃疡、穿孔并摘除眼球1例)。所有患儿均无眼眶及面骨发育异常,存活的7例患儿中有6例完整保留眼球,3例视力无影响。结论:包含 ^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的综合治疗可较好地治疗儿童局限于眼眶内的横纹肌肉瘤,但粒子特有的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观察。
庞旭杨锦鹏张珂王丽丽朱豫
关键词:眼眶横纹肌肉瘤粒子植入并发症

相关作者

王娟
作品数:251被引量:963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近距离放射治疗 粒子植入治疗 CT引导 近距离放射疗法 胃肿瘤
王俊杰
作品数:672被引量:2,512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放射性粒子 前列腺癌 CT引导 植入治疗 放射性
张宏涛
作品数:119被引量:31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近距离放射治疗 CT引导 粒子植入治疗 粒子植入 近距离放射疗法
孙海涛
作品数:91被引量:351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CT引导 剂量学 共面 3D打印 放射性粒子植入
隋爱霞
作品数:104被引量:419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粒子植入 放射性 粒子植入治疗 近距离放射治疗 近距离放射疗法